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今日(19日)舉行,412名候選人將競逐13個界別分組共364個席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午到灣仔會展中心投票站視察後表示,今場選舉意義重大,是落實「愛國者治港」的首場選舉,亦為未來兩場選舉打好基礎。香港各界人士表示,這是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重要選舉,意義重大,期望選出有能力的愛國者,確保落實「愛國者治港」,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到九龍公園體育館投票站巡視。
選民在沙田票站排隊等候投票。(大公報記者馬丁攝)

鄧開榮:今次選舉投票足見完善選舉制度的成功

新界地區委員會候選人鄧開榮表示,今天的選舉投票足見完善選舉制度的成功,是回歸24年來首次看到如此熱鬧而有秩序的選舉,又不再見到街頭中混亂的一片,令人安心。他表示,增加了界別後,有基層委員會代表的出現,令整個選舉面擴闊,希望當選者是一個貼近民生、扎根基層的人,可以為底層人士發聲,創造改變機會。

盧文端:展現新選舉制度下的新氣象

第五界別選委、中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表示,今次選委會選舉是中央主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後的首場選舉,是邁穩落實「愛國者治港」的首步,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新選舉制度下,來自不同界別和階層的社會精英翹楚,透過選委會選舉進入特區管治架構,更好聚焦愛國者的才華才能和正能量,傳承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展現「愛國治港者」對香港社會發展義不容辭的共同信念和責任擔當。

今次選委會選舉各候選人熱烈提出有益香港發展的政綱,着眼界別和香港整體利益,聚焦發展,意見建議貼地、專業、理性、務實、創新,不僅充分展現新選委會更具廣泛代表性、更均衡參與,更能代表香港發展利益的初衷,而且選委會選舉不再淪為政爭平台,終結以往選舉亂象,展現良性競爭的社會氛圍,體現了新選舉制度下的新氣象、新風貌。

黃凱:冀讓兩地青年多多接觸

社團聯會代表黃凱表示,很多香港青年對內地不了解,過去很多媒體新聞會傳遞一些錯誤信息,但現在發展好了,希望讓兩地的青年多多接觸,進入社會後多一些認識。亦希望提供一個環境給現在的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了解到國家的變化才有信心做事,不至於破罐破摔。

他續指,最需要注意的民生問題是房屋問題,首先要解決土地問題,要打破以往的壟斷,從基層解決。「現在選委會不同的界別代表不同的聲音,代表性多了,權利就不會集中在部分人手中。」

伍俊瑜:整個投票過程非常安全

荃灣南分區委員會委員伍俊瑜表示,今日到場參與投票的界別就多達15個,包括中醫中藥界、地區三會界別、教育界等界別,代表性之廣前所未有。最重要是整個投票過程非常安全,見到好多選民摘下口罩確認身份時都是露出非常燦爛的笑容,感覺非常安心,不需要再擔心投票有生命威脅。

伍俊瑜期望未來將地區聲音帶入議會,作為荃灣南分區委員會委員尤其關注荃灣的青年發展、房屋和交通等議題,因為荃灣在地理上位於香港中心,一直都是交通重要樞紐,希望日後可以努力改善交通擠塞以及車位不足問題。

鄧飛:冀選出為整體教育界着想人才

教育界選委鄧飛形容投票現場氣氛「人山人海」,較自己預想熱烈。他希望選出為整體教育界着想,以教育界和香港社會整體利益出發的人才。鄧飛表示:「未來特首應提升香港教育品牌,而唔係似美國教育一樣,渾渾噩噩。」

何顯明:期待香港重新出發再次繁榮

第四界別的九龍城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參選人何顯明認為,票站內投票容量太小,只可以容納10人,而前往者達到二至三百人令輪候時間過長,自己亦等待75分鐘之久。他認為當選的選委應不負使命,期待新一屆特首帶領香港重新出發,再次繁榮。

陳永光:望集中解決教育、土地、中醫藥發展問題

中醫界界別的香港註冊中醫學院會長陳永光指出,中醫界選民基礎與往屆無大分別,由個人改為有團體投票,包括工會、發展委員會,大學代表等,可廣泛代表業界聲音。他指出,參選者政綱清晰,希望可選出落實愛國愛港人士,集中解決教育、土地、中醫藥發展問題。

陳志豪:選民熱情高漲 盼望選委多落區傾聽民意

將軍澳(北)分區委員會副主席、青研香港召集人陳志豪表示,選民投票的熱情十分高漲,投票站人山人海,他在九龍公園的投票站輪候超過一小時才能夠投票。陳志豪續指,作為社區工作者,他了解到普羅大眾對選委會選舉十分關注,他們會關注選委會候選人的倡議和理念,並且期盼選舉委員會能夠成為官民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樑,盼望當選的選委會委員能夠多落區聆聽他們的意見,並向政府反映,再次顯示選舉委員會在香港新政治制度下的重要位置。

黃進達:冀政府增加對旅遊各方面的投入

旅遊界選委黃進達表示,近兩年的疫情對旅遊界影響很大,現時第一希望盡快恢復通關,第二希望政府對旅遊增加各方面的投入。

他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強調加強中華文化交流,過去都強調中西文化的融合,文化亦是很好的旅遊主題,希望通過政府幫助多建立一些旅遊文化交流的活動。

何超瓊:新選舉制度有效提升女性的參與度

第五界別「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邀代表」選委、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席何超瓊表示,新選舉制度為香港的「一國兩制」帶來新的景象,除了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確保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更有效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讓「一國兩制」發展能夠行穩致遠,香港社會獲得長治久安。再者,新選舉制度優化了參政議政的「均衡參與」,強化了候選人的代表性,有效提升女性的參與度,充分體現了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

黃敬:為選出未來的特區管治團隊把關

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河源社團總會主席黃敬指出,今屆選委會由1200人擴展到1500人,由4個界別擴展到5個界別。當選者將會為未來立法會40個議席及特區行政長官選舉,作出提名及投下神聖一票,為選出未來的特區管治團隊把關。黃敬強調,作為當選人,必定會竭盡所能,為國家履職盡責,為香港選賢任能。

彭徐美雲:讓外界聽到更多婦女聲音

選舉委員會第五界別「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邀代表」選委、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永遠會長彭徐美雲表示,今天是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後的首場選舉,對香港有重要意義。她祝賀各位當選選委,並表示將同心協力認真履行職責,讓外界聽到更多婦女聲音,選出愛國愛港的管治班子,破解香港目前在經濟、房屋、教育以及⺠生等深層次問題。

吳秋北:新選制能夠撥亂反正正本清源

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今日選委會選舉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第一場選舉,新選舉制度具有香港特色,符合「一國兩制」方針的憲制責任;新選舉制度能夠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新選舉制度下的選舉在積極理性的氛圍中進行,聚焦民生經濟發展,選出擔當敢為,能幹善治的政治人才。志同道合者齊心協力為香港謀福祉,定能事半功倍,令人期待。

顏汶羽、朱立威:冀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

第四界別「港九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的代表」界別分組候選人顏汶羽表示,今次選委會的代表性比以往更大,人數更多,期望選委會能更有效發揮其功能,履行其提名及選出立法會議員及行政長官的職責,相信選委們要更接地氣,以反映不同社會階層、背景的香港市民的聲音。他認為,香港的政治環境將比以往更平穩,故立法會與特區政府都應善用此平和的時刻,倡議更多市民其待已久的政策,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包括貧富懸殊、房屋問題等。

該界別另一候選人朱立威亦表示,期望在新選制下,選出的選委有能力溝通各界,包括向特區政府反映更多基層、民生問題,協助特區政府施政。他相信,這些選委定能選出德才並備,能帶領香港繼續前進的行政長官。

吳傑莊:選委要為港未來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表示,希望各位選民踴躍投票,選出其他共1500名選舉委員,為香港的未來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確保愛國者治港,維護「一國兩制」,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十四五」規劃的機遇,繼續保持香港的穩定與繁榮。

陳曉鋒:此次選舉充分體現理性與公平

港區全國青聯委員、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秘書長、就是敢言執行主席陳曉鋒表示,此次選舉充分體現了理性、有序、公平公正,以及良性競爭互動。他表示對未來新一屆選委會發揮作用充滿期待,並指出新一屆選委會接下來有「兩大任務」:一是在12月選出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二是在明年3月選出新一屆特首,新選委會在功能上具有更強的選賢任能的表現,選出的賢能治港者也可以為下一步解決好香港深層次矛盾創造有利條件。

霍啟剛:冀產生一個愛國愛港的選委會

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表示,期望今日產生一個愛國愛港、保障社會整體利益的選委會,在立法會和特首選舉中發揮作用,選出真正為香港發展的賢能。

鄭翔玲:選委會選舉是香港邁向良政善治的良好開端

第五界別選委、中華海聯會常務理事、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鄭翔玲表示,選委會選舉順利有序進行,特區政府安排得當,選民積極投票,社會熱烈討論,香港告別選舉亂象怪象,充分反映了新選舉制度的進步性和認受性。選委會選舉候選人聚焦落實「愛國者治港」,着力推動香港實現良政善治,深入街頭、街市、公屋、劏房等聽取市民意見訴求,提出了許多專業、理性、務實的政綱,充分展現了為國為港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擔當精神。選委會選舉是香港邁向良政善治的良好開端,期待與所有選委一起,為國履職盡責、為港選賢任能,按照夏寶龍副主席「五個善於」的標準,選出有原則、有能力、有擔當、有作為的香港管治架構。

容海恩:所有治港者都應該符合基本要求

容海恩認為所有治港者都應該符合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的「5個善於」基本要求。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在會展表示,希望用自己選票選出為香港做事的賢能,並指出是次完善後的選舉制度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對比起過往選委會的功能,是次選委們要選出特首候任人和40位立法會議員,是得到社會的授權。她又指,落區時聽到市民的聲音,他們均期望未來特首會聆聽民意、有責任、擔當及感召力。同時,她認為所有治港者都應該符合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的「5個善於」基本要求。

蔡海偉:冀選委能表達業界聲音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代表香港接近480間非政府社會服務機構,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在會展接受訪問時鼓勵選民投票,並表示看到是次社福界參選人的政綱較多是與社福界的政策和發展相關,比較少有政治議題。他期望,社福界選委能努力表達業界聲音,關注基層市民情況。

黃敬:會專注工程界工作 提議改善交通狀況

選委會第五界別當然選委、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黃敬表示,團體參選口號是「為了國家履職盡責,為了香港選賢舉能」,政綱包括當好守門者,把破壞「一國兩制」的反中亂港者、偽愛國者排除於香港管治權之外;當好建設者,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做一個有能力、有承擔的建設者;當好傳遞者,造好中央與香港市民之間的溝通橋樑工作;當好宣傳者,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以及當好行動者,深入社區,以行動切實解決市民困難。

他表示,未來會專注工程界的工作,並透露已向特首提議,改善新界吐露港公路交通狀況,在科學園興建鐵路站及興建草山隧道,縮短大埔至大圍的通勤時間。

李健豪:新選制確保選委會選出的都是愛國者

律師李健豪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立法會多年來充斥政治爭拗,嚴重阻礙特區政府施政,然而在新選制下,選委會將同時負責提名立法會議員及行政長官,能確保選委會今後選出的都是愛國者,令議會與特區政府緊密合作,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倡議及推動更多此利民的政策,致力讓全港市民安居樂業。

戴宏年:希望選委能明白選民期待

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戴宏年表示,很高兴看到今天投票過程有嚴密的安保,保障選舉有序进行。他希望當選選委能明白選民們的期待,包括幫助改善居民的福利和生活,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長久的繁榮穩定。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