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摩崖上的中興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1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的《大唐中興頌》,蘇軾的《荔子碑》等自唐至近代的近60件(套)永州摩崖石刻拓片亮相。

摩崖石刻拓片技藝傳承人楊宗君現場展示。 江鑫嫻 攝

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古人題名,就其山而鑿之,用以「化育群倫」「記功立言」,是謂摩崖。內地摩崖石刻地域分布廣泛,歷史內涵豐富,往往兼具山水之美與人文底蘊,凝聚了不同時期勞動人民的匠心和智慧。永州地區位於瀟湘二水交匯處,是荊楚至嶺南的水運要衝和湘桂文化走廊的重要節點,自古文風鼎盛,元結、懷素、柳宗元、周敦頤、何紹基等文學藝術大家都曾生活於茲。境內山崖林立,多奇岩白石,宜於鐫刻,是國內少有的摩崖石刻集中之地。

今次展覽按「民安國定,摩崖頌中興」和「地緣人彰,山水綠瀟湘」兩個部分,展出自唐至近代的近60件(套)永州摩崖石刻拓片。「民安國定,摩崖頌中興」部分以歷史為主線,重點展陳《大唐中興頌》《大宋中興頌》《大明中興頌》等石刻拓片。其中,以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的《大唐中興頌》最負盛名。

觀眾在欣賞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大唐中興頌》拓片。江鑫嫻 攝

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的《大唐中興頌》處於展廳「C」位,吸引不少觀眾駐足。據介紹,公元757年,唐軍收復在「安史之亂」中淪陷的長安、洛陽二京。公元761年,有整兵拒賊之功的元結,為盛讚「宗廟再安,二聖重歡」,親撰《大唐中興頌》,後請顏真卿書寫,鐫刻於永州浯溪的崖壁之上。元結在永州主持開闢多處石刻,以摩崖推動「文」「字」「石」三種藝術形式渾然一體,引導當地原始樸素的山石信仰升華為針對家國情懷的真摯抒發,將永州摩崖石刻與家國之情緊密相連,雖時運交移,這種對於國家安定、生活富足、文化繁盛的美好嚮往,依然綿延千年,歷久彌新。

展覽現場。 江鑫嫻 攝
韓愈撰文、蘇軾書《荔子碑》拓片。 江鑫嫻 攝

第二部分「地緣人彰,山水綠瀟湘」以人文為主題,重點展陳歷代名家大師在永州留下的珍貴墨寶。比如,懷素小草《千字文碑》與大草《千字文》石刻,在書法史上,被世人合稱為「雙璧」;蘇軾《荔子碑》乃韓愈撰文記載柳宗元事跡的書法石刻,皆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大宋中興頌》拓片。江鑫嫻 攝

摩崖為文人墨客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台。碑石崖壁之上,元結、懷素、柳宗元、周敦頤、蘇軾、黃庭堅、米芾、楊萬裏、何紹基、吳大澂等歷史文化名人的頌文、詩刻、銘記、題名,篆、隸、楷、行、草諸體兼備。國博表示,文字書寫承載着文明,「書寫」本身具有多重功能和價值。摩崖石刻作為一種大體量的書寫形式,保存、傳遞、彰顯了豐富的文字內容所蘊含的史學價值、文字學價值、文學價值、文本價值以及審美價值。

展覽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展期為1個月。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