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由內地返港免檢疫的「回港易」計劃今日恢復至內地全境,內地及澳門等非本港居民免檢疫來港的「來港易」計劃則於下周三實施。這是在內地和港澳三地疫情均穩定受控的前提下,朝着恢復正常通關邁出的重要第一步。特區政府應不斷累積經驗,將本港防控疫情措施機制與內地、澳門進一步對接,逐步達至免檢疫雙向通關,為經濟民生早日復常注入強心針。

「來港易」計劃是本港與澳門、內地免檢疫通關的積極嘗試,初期要求嚴謹,配額亦較少,包括抵港前持有效陰性核酸病毒檢測,抵港後需定期進行病毒檢測等。落實這些措施,可以在便利跨境往來的同時,做到風險可控。本港與內地血脈相連,人員和商貿交往密切,自新冠疫情以來,內地人士來港探親、經商需要長時間檢疫,影響甚大,推出「來港易」計劃有迫切的現實需要,符合兩地民眾的利益。

「來港易」計劃的推行,是基於內地疫情自去年中以來一直得到有效控制,即使期間在局部地區出現小規模疫情反彈,但每次都迅速得到控制,反映內地的防疫措施經得起考驗。而且內地對疫情防控嚴密,一旦出現個案就會及時封區限制人員流動,因此「回港易」和「來港易」對本港而言風險不大。從數字上看,去年11月開始推行「回港易」以來,累計20多萬人次從內地回港,並無出現一宗確診個案,說明放寬內地來港免檢疫有很好的基礎。

今次「來港易」計劃適用於內地全境及澳門特區,但出現疫情的風險地區除外。相信特區政府今後會動態跟進內地的疫情變化,一旦某些地區在內地被視為中高風險,就會被排除在免檢疫來港的範圍之外。這種做法令「回港易」和「來港易」計劃可更科學、動態地應對疫情變化,更可推動本港與內地在疫情防控措施機制的對接。

事實上,過去一年多,通過借鑒內地的成功經驗,本港防疫措施持續改善。從大範圍推行普及檢測、一旦發現個案迅速封區強檢,到不斷加強「外防輸入」措施,都反映本港不斷總結經驗,對接內地的防疫機制,增強兩地免檢疫往來的信心,為恢復正常通關創造條件。下一步,香港需要研究落實「港版健康碼」,借鑒內地運用大數據排查密切接觸者的經驗,做好個案追蹤,為與內地全面對接、恢復免檢疫通關做好機制和技術的準備。

現在有了「回港易」和「來港易」,港人或內地、澳門人士來港可免檢疫,但北上仍需檢疫,未能全面便利正常往來。恢復本港和內地、澳門免檢疫正常通關,是三地民眾的熱切期盼,也是本港全面恢復經濟活力的關鍵,但前提是三地防疫要充分對接、建立足夠的防疫互信。特區政府應該在鞏固當前防疫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提升疫苗接種率,做好「外防輸入」措施,推行「港版健康碼」與內地互聯互通等,積極總結實踐經驗,繼而與內地商討對接兩地的聯防聯控機制,盡快落實對探親、商務人士的雙向免檢疫通關,由港深、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最後逐步向全國推廣。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