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記者7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近期首次發現了有「幽靈之花」之稱的球果假沙晶蘭,屬於廣東省分布的新記錄。據悉,近年來廣東多地有植物新記錄出現,包括去年丹霞山發現植物新種「黃進報春苣苔」和竹類新種「小麻竹」,廣東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植物新種「石門台白絲草」。
據介紹,「幽靈之花」球果假沙晶蘭是位於粵北地區的樂昌林場技術人員,在樂昌林場風門坳管護站一個伐區的路上發現的。樂昌林場高級工程師梁慶說,球果假沙晶蘭長得很特別,全株白色,呈透明狀,當時發現的有三到四處,每處有幾株至幾十株叢生在一起,「像一叢一叢白色的草一樣」,間隔一兩百米便有一簇,共計約有80到100株。
發現時,球果假沙晶蘭已臨近結果,發現地周圍有脫落的花萼片,雄蕊柱頭的鉛灰藍色也不太明顯。因球果假沙晶蘭與水晶蘭外形極為相似,不易區分,是兩個不同屬的植物,主要的區別在子房胎座位置和室數目以及果實是蒴果還是漿果等特徵。樂昌林場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後,通過切開部分植物標本的子房,根據子房胎座數目等特徵,最終鑒定該種植物為球果假沙晶蘭。

據悉,球果假沙晶蘭為中國杜鵑花科沙晶蘭屬2種之一,主要生長在有豐富腐殖質的闊葉林下,對環境要求比較高。其花期是在3到8月,果期在5到9月,在廣東省是首次發現,屬於廣東省分布的新記錄。目前,技術人員已經將採集的植物壓製成了蠟葉標本,送到了華南農業大學森林植物標本室保存。
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球果假沙晶蘭在樂昌林場的發現,說明粵北地區有着較好的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同時也說明樂昌林場作為國有林場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發揮了粵北生態屏障的重要作用。樂昌林場地處粵北林區,目前林場範圍內有植物117科412種;野生動物資源比較豐富,有水鹿、獼猴、蘇門羚、角雉、白鷳、穿山甲、大靈貓等國家保護動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