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在囚青少年對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化的認識,懲教署推出「一切從歷史出發」教育活動,日前更首次邀請香港八和粵劇學院導師與演員前往壁屋懲教所,舉辦「認識中國文化教育活動——粵劇體驗課」,讓14位在囚青少年透過觀賞折子戲示範,親身體驗粵劇文化,提升國民身份認同感。參加活動的16歲在囚人士阿健(化名)表示,過去不知道粵劇在唱什麼,通過這次活動有了新的認識,「粵劇原來這麼好看!」

【欣賞折子戲選段 體驗耍纓槍揚馬鞭】

當天活動分為多個部分,在囚青少年首先欣賞了由八和粵劇學院帶來的折子戲《鐵馬銀婚》、《帝女花之香夭》,不少人看得十分入迷。演出結束後,八和粵劇學院導師介紹了演員的妝容及服飾背後的故事,包括花旦、小生、將軍等不同角色在裝扮、動作上的區別與特色,以提高學員的鑒賞能力。同時,導師也精心示範了耍纓槍、揚馬鞭、舞水袖等技巧,更特別邀請在囚青少年上台互動,親身體驗並嘗試粵劇演出技巧。不少學員踴躍參與其中,積極上台體驗纓槍對打、騎馬揚鞭。

阿健亦踴躍參與互動體驗環節。他表示,自己從未試過這麼近距離地接觸粵劇這一中華傳統文化。「在獄中,我們也會上中史課,一次課上得知有這個工作坊,就主動報名想看看怎麼做大戲。」阿健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揚馬鞭,要虛擬牽馬、上馬、打馬揚鞭、騎馬等一系列動作,既要注重扮相又要帶出神韻,非常有趣。

【互動工作坊令在囚青少年對中史有全新認識】

「身為中國人,我想了解多一點中國歷史。」談及為何報名的初衷,阿健這樣說。16歲的他入獄前正在讀中學,然而當時他對中史並不感興趣,覺得內容乏味,學不進去,也很少有機會接觸書本以外的歷史知識。因犯下搶劫罪入獄後,服刑過程中他除了接受懲教署安排的職業訓練,也能有機會繼續學業。充滿趣味、互動的歷史工作坊,令他對中史有了全新的認識,「很感謝懲教署安排,開心能有這樣難能可貴的機會接觸傳統文化。」

與阿健持同樣看法的阿坤(化名)也認為,這樣互動的形式,更容易能吸收傳統文化知識,「上課看的都是2D,所以想看3D動起來會是怎樣的。」阿坤表示,在看完演出後,知道了《鐵馬銀婚》、《帝女花之香夭》的故事,特別是聽完粵劇導師講解後,越發想了解多一點,「我們平時說的大龍鳳,原來是從這裏出現的。」當歷史與現實有了交集,在阿坤看來,枯燥的歷史變得有趣。

在14名參與工作坊的在囚青少年中,有一位非華裔學員,來自巴基斯坦的他表示,雖然對粵劇,甚至中國歷史認識都不算深,但能通過這次活動體驗中國文化,非常難得。

【藉認識粵劇 學會尊重欣賞傳承中國文化】

「我們用多種方法幫助在囚青少年學習歷史,這次有幸與八和粵劇學院合作,在報名階段反應就十分踴躍。希望能通過這次教授粵劇知識的機會,讓在囚青少年了解中國文化,從而加強國民身份認同。」懲教署二級校長蕭佩芬表示,在與在囚青少年,特別是因黑暴入獄的青少年接觸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普遍對中國歷史缺乏了解,歷史知識匱乏,因此懲教署推出了「一切從歷史出發」教育活動,通過舉辦講座、虛擬實景歷史教學、歷史相關電競活動及歷史文化工作坊,如這次的粵劇體驗課等,讓在囚青少年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提升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的興趣。

負責講解及教授技巧的八和粵劇學院導師吳立熙表示,粵劇中有很多懲惡揚善的故事,希望能通過這些故事,帶出正面能量,幫助在囚青少年更生。「14位參與的同學都很投入,互動環節非常積極,主動嘗試。學習工尺譜合唱時,大家都有一起跟唱。」吳立熙說,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也非常支持這次通過粵劇傳揚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活動,希望藉助認識粵劇這個國粹,讓在囚青少年學會尊重、欣賞及傳承中國文化。

(撰文:記者 蘇婷 / 視頻攝製:德輝、Yan)

責任編輯: 李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