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第六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開幕式並致辭。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開幕式。

一周多前,中俄元首剛剛進行過視頻通話。不過幾天,又「見面」了。

東方經濟論壇,是俄羅斯以總統令形式確定舉辦的兩大綜合性論壇之一,普京總統,每年都會參加。而習近平主席此次參加,是受普京總統盛情邀請。

彼此大事,互不缺席,已成默契。致辭中還有一句話,譚主印象深刻:我們一致認為。

中俄,在共同敘事。成就這種共同敘事的,正是習近平主席總結中俄關係的八個字:

動力十足、前景廣闊。

共識:海內存知己

今年,東方經濟論壇的主題是「世界變局背景下的遠東新機遇」。

這與習近平主席致辭的主題,不謀而合:共克時艱,同謀發展。

變局,帶來了新挑戰。挑戰,也帶來了新機遇。如何理解,習近平主席在不久前說過:

亞太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普京總統在本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上也提到,佔全球GDP三分之一的亞太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經濟的驅動力。

過去六年,身處亞太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累計外國直接投資額幾乎增長了一倍。

俄羅斯「西伯利亞力量」項目中的雅庫特天然氣中心

對於俄羅斯而言,機遇之一,在遠東。遠東的機遇之一,則在中國。

普京總統說過,俄羅斯的「經濟之帆」要乘上「中國風」。

中國一直是俄羅斯遠東合作的積極支持者與參與者。今年第一季度,遠東聯邦區對華貿易總額同比增長31.8%。中國穩居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和第一大外資來源國的位置。

疫情之下,這種增長難能可貴。

越是風高浪急,中俄關係就越是堅如磐石。這點,東方經濟論壇,一直是見證者。

2018年,習近平主席首次出席東方經濟論壇。那一年的世界經濟,用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報道的話說,因出現大量新紀錄和嚴峻挑戰而被人們銘記。

兩個數據,可以體現:到2018年10月末,至少10個主要經濟體的股市下滑超過20%;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世貿組織成員共實施137項貿易限制措施。

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對當時的世界局勢作出了判斷:

國際形勢深刻複雜變化,強權政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

普京總統的一句話,也點出了那一年面臨的危機:

不幸的是,貿易、競爭和互利的基本原則,被意識形態驅動的路線和短視的政治算計綁架,而遭到貶低。這對全球經濟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面對變局,兩國元首的默契,一直都在。

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的會場

兩國元首的互動,在大國交往中,也絕無僅有。

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出訪的首個國家,就是俄羅斯。他應邀參觀了俄羅斯國防部及聯邦武裝力量作戰指揮中心,習近平主席也成為首位參觀這裏的外國元首。

此後,到2018年,中俄元首會晤就有20多次。會晤之外,兩位領導人更有着不拘一格的豐富互動:一道乘坐高鐵、一起過生日、一同品嘗俄羅斯蜂蜜和魚子醬……

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也給譚主透露過許多有意思的細節,兩國元首曾在天津一起製作煎餅。習近平主席還向普京總統介紹包餃子的正確方法。習近平主席訪俄時,普京總統陪他坐船參觀並介紹聖彼得堡。

元首把舵,中俄關係,節節登高。

就在首次參與東方經濟論壇後的第二年,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後第八次到訪俄羅斯。

訪問期間,兩國元首又將兩國關係推上了一個新台階。雙方宣布,中俄關係在歷經「相互視為友好國家」「建設性夥伴關係」「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後,將致力於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老朋友,開啟新時代。對這一歷史時刻,譚主有個印象深刻的細節:

2019年,在俄羅斯的54個小時中,習近平主席還從莫斯科趕往聖彼得堡,出席了俄羅斯另一大「總統論壇」——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會上,普京總統講到,「我和習近平主席有很好的個人關係,我們昨天討論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一直談到夜裏12點多。我對習近平主席說,很抱歉這麼晚了才讓您離開。」

頻密互動,成就大國友誼。

習近平主席訪問期間的一句話,點出了元首引領的新時代中俄關係的內涵:

我們對當前世界大勢看法相近,在治理國家方面理念相通,肩負兩國各自發展振興的歷史責任。最重要的是,我們對中俄關係的戰略意義有高度一致的認識,對推動兩國關係持續深入發展懷有共同的決心和願望。

中俄,要在國際事務中貢獻更多中俄方案。

本屆東方經濟論壇嘉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告訴譚主:

「東方經濟論壇一直以來的舉辦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俄羅斯的東方。在這裏舉辦,體現了俄羅斯對現在實體經濟發展『東升西降』趨勢的一個呼應,同時,也是對整個世界經濟格局新認識的反應。」

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這個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都先迎來新一天的地方,中俄也正在看向更遠的未來。

合作:青山遮不住

方向既定,路,越走越寬。

習近平主席在今年的致辭中提到:

我們要在推進互利合作方面持續發力,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支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向東看,發力點,首先聚焦在一個關鍵詞,空間。

6年前,俄羅斯同周邊鄰國組織成立了歐亞經濟聯盟。四個月後,中俄就簽署聯合聲明,將聯盟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合作廣度,在戰略對接。

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專家理事會俄方主席塔夫羅夫斯基在這次論壇期間,跟譚主做了交流。他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

2020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連續第三年超過1000億美元;2021年前4個月,中俄貿易額同比增長19.8%。

在合作中,分量最重的,是能源。當今世界最長的天然氣輸氣管道,已經在中俄之間正式開通運營。

在合作中,越來越亮眼的,是農業。中國對俄農產品有巨大需求,普京總統曾向習近平主席贈送牛奶做的雪糕,隨後,俄雪糕在中國銷量大漲。

最近,中國駐符拉迪沃斯托克總領事閆文濱,在接受俄《亞太之窗》雜誌採訪時提到了這件事。除了雪糕,閆文濱還提到了一項農產品——大豆。

中俄大豆貿易量很大,從俄羅斯出口的大豆,一度有93%出口到了中國。

載有1000噸大豆的俄羅斯貨船抵達黑龍江黑河口岸碼頭

現在,中俄大豆,打通種植、生產、運輸的各個環節。中國企業,可以在俄羅斯借地種植、建大豆加工場、建糧食碼頭。

大豆,是中俄農業合作的「先行者」,更是中俄區域合作戰略對接的「試驗田」。

合作深度,在區域協調。

習近平主席在第一次參加東方經濟論壇時就提到:

中國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俄羅斯將遠東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合作政策保障有力。

自那時起,就已經商定組建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及貝加爾地區政府間合作委員會。

東北和遠東的區域合作,只是開始。

習近平主席首次參與東方經濟論壇的2018年,也是中俄元首共同確立的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

爾後,符拉迪沃斯托克機場吸引了來自中國的3家航空公司。符拉迪沃斯托克與中國的城市之間多了飛往南京、西安、杭州等地的航線。

四川航空開通哈爾濱至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線

這也在印證,俄羅斯遠東地區對華合作對象正突破東北地區,開始面向中國更多地區和城市。

到了2020年,中俄兩國已經建立了148對友好城市及省州、數十對經貿結對省州。

疫情,沒有阻擋中俄的合作深度,卻提升了合作的高度。屠新泉告訴譚主:

「隨着現在世界經濟發展,中俄在尋求更高的合作與發展,與此同時,世界也在尋求轉型,大家都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和源泉。」

合作高度,在高端科技。

這一點,俄羅斯總統前經濟顧問謝爾蓋·格拉濟耶夫深有體會。

這次論壇前,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剛剛落幕。謝爾蓋·格拉濟耶夫給譚主分享了自己在論壇上的經歷:

在一場圓桌會議上,儘管參會者來自五湖四海,但他們的手機,都是中國品牌

講這個細節是因為,聖彼得堡是連接俄羅斯和歐洲的主要城市,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西部的中心城市。即便是在靠近歐洲的聖彼得堡,人們也在「向東看」。看的,不僅是有形的貨物貿易,更是無形的技術合作

今年,恰好也是中俄科技創新年。這也是中俄兩國元首決定,首次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國家年。

合作,源於互補

俄羅斯莫斯科華為開放實驗室

華為,就是案例之一。2020年,莫斯科在「智慧城市」推廣技術中,就使用了華為的設備。而未來,華為將繼續在俄羅斯投資,因為俄羅斯的科技人才,至關重要。

廣度、深度、高度,中俄關係發展,永無止境

正如俄國際事務理事會俄中關係專家丹尼爾·博奇科夫所說,俄羅斯和中國將合作擴大到了幾乎所有戰略和政治領域。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擔當:潮平兩岸闊

東方經濟論壇集聚的東北亞國家,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區域之一。

按照俄羅斯總統前經濟顧問謝爾蓋·格拉濟耶夫的分析,隨着中俄戰略對接的深入,東方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格局的新中心

中俄,正在共同發出東方的聲音。

此次致辭中,習近平主席就提到:

我們一致認為,國際社會應該堅定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維護歷史真相,堅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致辭當天,正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周年紀念日。中國東寧要塞博物館,舉行了紀念活動。

東寧要塞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同樣也是中俄人民並肩戰鬥的重要見證。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給活動發來了視頻致辭。他提到,俄中兩國堅決譴責歪曲二戰歷史事實及成果、美化納粹分子和軍國主義及其同盟、抹黑戰勝國的行為。相信俄中世代友好、相互支持必將推動兩國關係進一步快速發展,鞏固世界和平與安全。

作為亞洲和歐洲戰場上犧牲最多、貢獻最大的國家,中俄深知和平的寶貴。有一個相關的細節,值得細品。

就在中俄簽署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聯合聲明的同時,兩位領導人,還簽署了一份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

中俄關係裏,蘊含着維護全球和平穩定的基因。

8月25日,在同普京總統的談話中,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反干涉合作」。

本次論壇上,普京總統也提到,阿富汗的局勢表明,西方所謂「文明化」其他民族的做法是錯誤的。

和平穩定,源於尊重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早在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就提到了這句話。

也是那一場演講中,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普京總統也說過,獨善其身在當代世界是不現實的追求,實現世界的安定與繁榮是整個國際社會的責任。

中俄,在共同捍衛全人類的共同價值。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了兩國元首的聯合聲明,也成了中俄的共同行動。

從維護歷史真相,到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從共同高舉多邊主義,到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

中俄合作之於世界的意義,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

在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人類發展遭遇多重危機背景下,中俄密切合作,為國際社會注入了正能量,樹立了新型國際關係的典範。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世界,向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