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台觀測日出示意圖。 作者供圖

江 鄰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有小山水與大山水之分。小山水清幽含蓄,大山水闊遠豪邁。雄渾的嶗山山脈在旭日碧波映襯下,未必盡顯山水之幽,卻把山水之大演繹到極致。

在中國18,000公里海岸線上,嶗山作為東方第一高峰,燈塔般矗立在大海之濱。伴隨華夏文明的成長,千古嶗山特立獨行,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大開大合的山水意境,展現出道法自然的審美追求和浪漫情懷。

嶗山海拔最高點在巨峰之上,而感受登高意境、品味海天神韻的最佳觀賞處,卻在近旁的靈旗峰。靈旗峰亦名仙台峰,為嶗山第二高峰,山勢飄逸秀美,狀如一面旗旛迎風招展。峰上有小橋稱「先天橋」,橋頭有小亭稱「摘星亭」。只見峰巔絕壁處,仙亭翼然,玲瓏輕盈,亭上刻有一聯:

亭中對弈斜摘星斗排棋子

腳下生雲平禮神仙煮綠茶

步入摘星亭,舉目四望,遠海島嶼棋布,近山峰巒羅列,白雲環繞處,山鷹翱翔時,海陸一體的恢宏氣象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此時此刻,瞻禮岩岩群峰,極目悠悠滄海,吐納山光海色,沐浴長風流雲,一種超乎想像的登高體驗從心底油然而生。以山海並尊之意象,天人共立之精神,澄明寰宇,追古達遠。

這登高達遠的情懷,古往今來,綿延不絕,而且總希望以某種實體形式呈現。於是,有了琅琊台。

與嶗山隔膠州灣相望,是一片低山丘陵地帶,岩石性質及其風化作用與嶗山相似。這片地區雖然斷裂構造沒有嶗山發育,峰岩溝谷不如嶗山深陡,但地貌形態同樣多姿多彩。只見巒嶂逶迤,群峰競秀,琅琊山置身其間,琅琊台修築其上。高台挺拔以拜神,起帆入海以逐夢,成為融匯海洋崇拜與海洋探索的載體。

農耕文明守土重遷,卻對浩淼海洋充滿了浪漫想像,走向海洋成為廟堂與江湖的共同誘惑。千古琅琊台的山海經,恰似曹孟德東臨碣石,李太白夢遊天姥,履秋風洪波,登青雲天梯,渺日月星漢,豪情穿透三千年,直擊世代人心。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姜太公建立齊國後,納各路神祇冊封齊地八神:一曰天主,祀臨淄;二曰地主,祀泰山;三曰兵主,祀東平;四曰陰主,祀三山;五曰陽主,祀芝罘;六曰月主,祀萊山;七曰日主,祀成山;八曰四時主,祀琅琊。

琅琊因設台祭祀四時主,由台而市,漸成齊國重要城邑,桓公、景公每遊於此,數月不歸。另載,越王勾踐滅吳,北上稱霸,從會稽遷都於琅琊。秦始皇一統六合後,移民三萬戶,重修琅琊台,築御道,擴城池,設置琅琊郡。三巡其地,刻石立碑,彰顯不世之功,抒發海洋情懷。兩度遣徐福等方士,攜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尋寶。秦二世即位後再赴琅琊台,刻詔書於始皇所立石碑之旁。後亦有漢武帝、漢明帝等帝王多次蒞臨。李白、蘇軾、顏悅道、高鳳翰等歷代文人墨客趨之若鶩。

四時祖以季節之神主宰光陰流轉,春秋輪換,保佑作物收成,人畜安康。姜太公祭祀四時主於琅琊台,並非隨意為之,而是基於獨特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琅琊台以東海面有靈山、齋堂二島,以琅琊台為原點,連接兩島形成一個夾角,將夾角平分12等分,便成為觀測日出的極好坐標:冬至日出位置在齋堂島北端,夏至日出位置在靈山島北端,春分和秋分日出位置正好在這兩條線的中間,其他每條線各對應上半年和下半年兩個節氣,由此覆蓋一年24節氣。

在琅琊台西側,有一座山頭名叫「爭高山」。相傳秦始皇築琅琊台,台體越築越高,與之相鄰的西側山頭也隨之增高。始皇見狀大怒,在山頭上狠跺三腳,喝道「我讓你再爭高」,山頭才停止增長。始皇跺腳的地方形成一條山溝,人稱「跺腳溝」,跺腳的山頭則被稱為「爭高山」。此形此勢,不由人不想到嶗山的「比高崮」。

登上琅琊台,極目遠眺,小島青翠蒼蒼,大海白浪茫茫。徐福謁見始皇雕塑群、千古一帝塑像、蘇軾所題台名石碑,雖為當代建築,依然處處透出古韻。日出海天,或見海市蜃樓,向為琅琊勝景,古今累記不絕。琅琊台周邊古建築現已蕩然無存,但築台遺蹟宛然,秦磚漢瓦殘片隨處可見。這裏出土的秦代「千秋萬歲」瓦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琅琊台夯土層側面嵌有石碑,記載嬴政於始皇三年(公元前219年)東巡至琅琊,大樂之,留三月,移民築台之事。歷經兩千多年,古台北坡、東坡和南坡夯築紋理還清晰可辨,從中仍可感受到昔日「孤立特顯,出於眾山上」的非凡氣勢。台基三層,從台下到台頂,每6厘米左右夯實一次,迄今仍留下底部周長7,500米,頂部周長130米的大台,人工夯築部分比原山頂高出9米多。可以想見,當年數萬人搬土築台的場面何等浩大,而千百年來滄海桑田,古台依然。

海陸相逢處 千秋一拜台

帝王方士夢 騷客仕人懷

逐浪天涯去 傷時眼底來

舉杯終不忍 潑向老蒼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