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籌備一部紀錄片,柯文思第一次來到中國,那時的他對中國是滿滿的「好奇」。此後,柯文思遊歷世界,在倫敦、紐約、洛杉磯等城市居住,用鏡頭記錄自己的電影人生。2013年,他再次回到中國,一方面驚訝於中國的巨大變化,另一方面為西方對中國的不實報道甚至惡意抹黑而憤怒。因此,他決定通過自己擅長的方式──講故事,向西方呈現真實的中國。他指出中國的偉大復興是21世紀最大的新聞故事。
記者:您一直很關注中國。您拍攝的紀錄片《善良的天使》聚焦中美民間交往,通過普通人的視角講述合作為兩國民眾帶來的福祉。去年全球新冠疫情發生時,你也親自到武漢拍攝。你為何一直如此關注中國的發展和變化?
柯文思:我一直在說,我來到這裏因為我認為中國這個國家和中國的偉大復興是21世紀最大的新聞故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它不會在100年停止,而會繼續走下去。這是一個值得世界感謝的民族和文明。幾個世紀以來,中國為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並沒有得到讚譽,這有很多原因,我們不需要在這裏討論地緣政治。但我認為,中國是受害者,而且受到了不公平的評判。當你來到中國,你就會看到中國的成就。
「小康」的倡議只是中國正在建造的這面「非凡之牆」上再添一塊磚。這裏有14億個故事可以講述,中國正在書寫歷史,能參與其中是令人興奮的,所以我想記錄下來。
立體展現生活奮鬥
記者:如今愈來愈多的人想更多地了解中國。作為一名紀錄片導演,你認為世界觀眾如何才能真正接受真實的中國或對中國產生興趣?
柯文思: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中國談論自己傾向於用統計術語,但很少談論中國人,比如數百萬人擺脫貧困、數百萬人獲得教育,創造非凡的技術成就,並在全國範圍內建造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的鐵路公里數等數據。中國總會畫一張快樂的笑臉,但很少有3D立體人像,這就是我們所做的,我們嘗試展示好的和壞的,勝利和失敗……比如這周我花光了所有的錢,不得不等待下一次薪水;比如我女兒正在和一個尚未取得我信任的男人談戀愛,她卻不這麼認為……這表明我們雖然生活在不同的社會和政治制度中,但都有着相同的經歷。
你越能證明中國人就像美國人、法國人、印尼人和巴西人一樣,無論你富有還是貧窮,都會有焦慮,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就越能引起人們對相似之處的關注。
如果你看到人們為生活奮鬥,也看到人們犯錯誤,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這就有了一種經驗和目的的共性,西方人可以說「他們(中國人)就像我們一樣」。
西方人能在電影、電視和圖像中看到(中國)。我們只是提供一個舞台,把中國人的生活放到舞台上,然後說「好的,現在告訴我們(你的故事),我們在聽,我們尊重你說的話」。這會非常有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