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素來被稱作「海上名山第一」,山形風貌不同於內陸山脈。 作者供圖

江 鄰

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的緣分,是很難言說的。結緣之時,也許並不覺得緣分已至。時過境遷,才發現冥冥之中,彷彿一切都有安排。

青島對我來說,原本只是教科書上的城市。就像香港,原本也是教科書上的城市。1919年,以收回青島主權為導火索,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代史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而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隨後香港被割讓,則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兩座城市從教科書上走入我的生活,始於2004年。當時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與香港結緣如此之深;而跟青島的緣分,又恰恰與香港有關。那年秋天,我被派駐香港工作,一去便是16年。赴港之前,所在單位赴青島集體休假,我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結束駐港後,等待安排新工作,不期然再次來到這裏。此時才覺得,自己與青島終是有緣的,對這座城市也有了更深入的接觸和思考。

青島之行過去一個多月了,關於這座城市的印象已開始模糊。那灣湛藍的海水,拔地而起的高樓群,漸漸融入大同小異的沿海城市記憶。可一些歷史文化地標卻一直清晰着,其中,嶗山、琅琊台、康有為成了三個象徵性符號,深深地印在腦海裏。

青島地形地貌,像一隻面朝東南海域的大螃蟹。蟹殼部分是綿延的森林公園,蟹腿之間是一個個美麗的海灣。膠州灣如一顆碩大的珍珠,被一對有力的蟹鉗守護着。其東北是嶗山風景區,西南是琅琊台風景區。

嶗山盛名由來已久,而一位老人的高瞻遠矚讓它成為頂級旅遊勝地。1979年7月,75歲高齡的鄧小平徒步登臨兩座名山,一是徽州黃山,一是青島嶗山。當時,中國改革開放的巨輪已經啟航,雖然對大多數國人來說,溫飽問題尚末解決,鄧小平作為這一偉大航程的領航人,卻把目光投向了頗有些「詩和遠方」的旅遊領域。

在黃山,鄧小平指出:「黃山是發展旅遊的好地方,是你們發財的地方,對黃山要好好整治。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在嶗山,鄧小平講得更具體也更生動:「這個地方很好,就憑這幾棵大的古樹,就可以招引很多人。應該照原樣加以修復,有條件的安排開放,發展旅遊業。嶗山要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

兩次談話都是借旅遊說改革,以改革促旅遊,從此拉開了中國現代旅遊業的大幕。聯想到當年3月下旬,鄧小平會見香港總督麥理浩,談到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香港還可以搞它的資本主義,我們搞我們的社會主義。可以說,發軔於黃山、嶗山談話的中國現代旅遊業,與「一國兩制」構想一樣,都作為思想大解放的產物,融入了浩浩蕩蕩的改革開放時代洪流。

自古以來,嶗山的特色就很鮮明。成書近兩千年的地理歷史著作《齊記》有「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之說。嶗山素來被稱作「海上名山第一」,山形風貌不同於內陸山脈:一片冰川刨蝕而成的巨石陣,聳立於海陸交接處,山頭林立裸裎,山谷縱橫蔭森。雖有主峰名「巨峰」,又稱嶗頂,但群峰比肩而立,主峰並不顯得突出。有趣的是,緊臨主峰的山峰名叫「比高崮」,顯然是互較高低之意。

嶗山作為宗教名山,以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第一叢林北京白雲觀)揚名海內外。全盛時列九宮、八觀、七十二庵,有「神仙窟宅」、「靈異府邸」之稱。傳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尋仙,唐明皇也派人進山煉藥,歷代文人名士更是遊蹤處處。始建於西漢初年的太清宮,千年古木比比皆是。鄧小平稱讚「可以招引很多人」的那幾棵「大的古樹」,仍然枝繁葉茂,承載着歷史的風雨。蒲松齡在太清宮著《聊齋》,讓嶗山道士聞名天下。並且,嶗山還是佛教道場。太清宮北行20里,有古剎華嚴寺,建寺已近400年,亦是香火旺盛之地。

嶗山勢勝形雄,遠觀如巨鰲出海,故又稱鰲山。海拔雖然不高,主峰亦不過1,133米,但奇峰異石,拔海而起,相對高度並不低,徒步登臨還是有些難度的。好在山海相連,峰迴路轉,清泉流瀑,古木葱鬱,一個個像形山峰讓人浮想聯翩,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渾然不覺勞累。置身其間,每每讓人感嘆大自然之造化,馳目騁懷,流連忘返。

百壑千峰出海天

浮嵐裊裊正翩躚

冰河裸石雲霄外

古木聊齋老井邊

一自臨虛當嘯傲

才方悟道又參禪

始皇何必蓬萊問

龍國哪來不死泉

巒嶂巍峨權作瑟

溪流宛轉且為弦

古今多少修齊曲

唱與山山水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