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輸署今年1月起分階段將路邊停車收費咪錶,更換為智能咪錶,駕駛者配合手機應用程式「入錶易」能遙距繳付泊車費,還能在應用程式上實時查看空置泊車位情況,省卻駕駛者在路上搵泊車位之苦。不過,這項斥資逾6億元的智能咪錶系統應用大半年,負評連連,系統經常「死機」被指「智能變低能」。香港文匯報近日接獲駕駛者求助指,早前以「入錶易」遙距入錶加鐘,但系統發生故障硬食320元「牛肉乾」。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全港多區進行實測,發現了智能咪錶三大甩漏位。 ●文/圖: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甩漏1
「入錶易」扣錢未加鐘 慘食「牛肉乾」
全新的停車收費咪錶系統,將路邊咪錶更換為智能系統,駕駛者下載手機應用程式「入錶易」,便能實時掌握車位佔用情況,哪個車位已泊車,哪個車位已騰空,透過程式一目了然。同時,駕駛者亦能透過該程式遙距入錶繳付泊車費,毋須親身返回泊車位入咪錶。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使用兩部安卓手機、一部蘋果手機下載「入錶易」應用程式同步進行實測,但其中一部安卓手機起初出現無法收到驗證碼的現象,經反覆嘗試才成功註冊,之後實測也出現諸多問題,甚至成為駕駛者入錶陷阱。
司機鍾先生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分享自己「中伏」的慘痛經歷。他憶述,自己上周四(7月29日)在灣仔謝斐道將汽車停泊在路邊車位,預繳15分鐘泊車費後離開。後來察覺未能在15分鐘內返回攞車,遂查看「入錶易」應用程式,發現尚剩餘10分鐘泊車時間,便繼續處理其他事務,直至尚餘1分鐘泊車時間時,立刻透過「入錶易」續購30分鐘泊車時間。
他完成事務後返回車位,乍見車窗已夾了一張「牛肉乾」,而被抄牌的時間正是他透過應用程式「加鐘」後不久。換言之,「入錶易」程式疑扣錢後未成功為他續鐘,使他硬食320元「牛肉乾」。鍾先生對此感到非常憤怒,「系統明明顯示已成功遙距續購泊車時間,就足以證明我未超時泊車,為何新咪錶會顯示逾時呢?」
提早駛離 未顯示吉位
智能咪錶的設定也缺乏靈活性,以入錶時限為例,系統規定15分鐘為一節單位,最多預繳2小時泊位費,若提早駛離,路邊咪錶也不會歸零,其間手機程式也不會顯示該泊位已騰空,導致其他駕駛者無法獲得最新資訊使用該泊位。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就在銅鑼灣附近,遇見上一手司機未用完10分鐘泊車時間。手機程式依然顯示該處仍有車停泊,惟路邊咪錶無法歸零,加上受最多預繳2小時泊位費的規定限制,記者最多「補鐘」1小時45分鐘,連同上手所剩餘的10分鐘,即前後共停泊1小時55分鐘,若真的要泊車整整2小時,唯有在該泊位多等10分鐘,待咪錶歸零後,才重新入錶預繳2小時泊位費。
甩漏2
程式非自動刷新 手動觸屏易釀意外
手機應用程式「入錶易」未能自動刷新資訊,必須手動輕觸屏幕才顯示最新的車位資訊。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使用該系統於全港多區搵車位,發現邊駕駛邊手動刷新資訊,容易分散注意力,增加車禍風險。
同時,不同手機實時的車位狀況也有出入。記者同時刷新一部安卓手機和一部蘋果手機應用程式的介面後,竟發現兩者顯示的車位數目不同,例如身在尖沙咀,安卓手機顯示當區有10個空置泊位,但蘋果手機卻顯示有11個空置泊位。值得一提的是,測試當日為雨天,不少智能咪錶也因訊號受阻,出現操控不靈的情況。
此外,在駕駛者入錶後,程式不會自動更新該次入錶的剩餘泊車時間,例如記者到黃大仙一處車位入錶後離開現場,其間兩次查看手機程式,發現系統沒有自動更新剩餘的泊車時間,必須手動輕觸屏幕才更新剩餘泊車時間,倘若用戶未加留意,有機會「超時」泊車而遭票控。
剩餘停泊時間不同 或被抄牌
車主張先生就曾因為誤信「入錶易」而超時泊車險些被抄牌。他向香港文匯報憶述說:「可以透過手機程式查看剩餘的停泊時間是好方便,但該系統唔係好可信,曾經有次『入錶易』顯示剩餘停泊時間還剩3分鐘,於是我在限時前行去攞車,去到查看路邊新咪錶才發現已經過時,萬一有警察經過,我就被抄牌。」此後張先生不敢輕信「入錶易」應用程式顯示的時間。記者實測,也發現「入錶易」的剩餘停泊時間比新咪錶「多」12分鐘。
甩漏3
地圖老點司機 逆線駛入單程路
記者實測發現,「入錶易」應用程式上的地圖出現原則性錯誤,「老點」駕駛者隨時會釀成交通意外。
記者駕車進入尖沙咀彌敦道時通過程式查看,發現金馬倫道近漆咸南道處顯示有空置泊位,遂由彌敦道前往金馬倫道。
「入錶易」程式上的地圖顯示金馬倫道是單程行車路,前後共有兩個路口可以駛入金馬倫道,但經該兩路口駛入的汽車必須在加拿芬道路口轉彎入岔路,否則兩線車輛會迎面相撞,但「入錶易」的地圖卻指示駕駛者一直前行毋須轉彎,若司機依照程式尋找車位,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或堵塞交通,浪費彼此時間。
泊位顯示時吉時滿
另外,一些路邊車位明明全部泊滿車輛,但反覆刷新手機程式後,竟顯示其中一個泊位一時已空置、一時又顯示已有汽車停泊,反覆多次刷新的結果也不同,令駕駛者無所適從。
西營盤高街路邊車位更離奇,程式顯示該處有大量空置泊位,但記者驅車前往時,竟發現該街全無空置泊位,且所有咪錶也是舊式,根本沒有與應用程式連結,若司機誤信系統資訊,有可能「摸門釘」。
不少駕駛者向香港文匯報反映「入錶易」顯示的實時泊車位資訊不準確,「見到個mon顯示有位,過咗去又無咗,索性自己揸車搵位喇!」在九龍城接受記者訪問的車主羅先生說,「我有試用過個APP(入錶易),但係唔識用,政府畀嘅指引太少!」
記者測試當日訪問了數十位駕駛者,大多數表示並沒使用入錶易應用程式,原因是「唔識用」、「麻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