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欣聞香港文化博物館新增常設展覽「瞧潮香港60+」,聚焦二戰後至千禧年初的香港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和電台廣播節目的發展,旁及漫畫和玩具,當中不乏風行一時的流行文化作品及其衍生品。

雖然我暫時還沒有時間親臨欣賞,但透過官方網站和傳媒報道,也略知一二。像由吳宇森執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上映的《英雄本色》電影海報,3位主演狄龍、周潤發及張國榮側面頭像並排下是一群香港高樓,很配合電影的悲情主題和象徵性;還有多位已故歌手的遺物,包括同年早逝的歌手張國榮和梅艷芳的舞台服飾,以及黃家駒的木結他、羅文獲頒「全日本歌謠選手獎」的獎座等。

這些遺物不但記錄這些曾經給香港人帶來精神安慰的演藝名人的光輝歲月,也勾起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而且,透過展品,也會引發今日年輕人對曾經影響甚大的香港流行文化的興趣,有助迷惘的他們增強對家國的歸屬感。

流行文化這個詞,源自英語詞彙Popular Culture或Pop Culture,又稱大眾文化,早在十九世紀已出現,旨在區別於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或精緻文化(Refined Culture),所以,在一些人眼中,流行文化是膚淺或粗糙的。由於製作相對倉促,流行文化作品雖然不如經典作品般精緻,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消費社會的產物,也往往是當時民眾喜好和社會情緒的反映。何況,以香港小小的面積和人口,當年的流行文化作品可以風靡東南亞華人社會,乃至韓國、台灣,以及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等,實在不簡單,值得港人驕傲。

記得幾年前遊馬來西亞時,曾跟當地不少華族中青年閒聊,他們中不少祖輩乃至更早一代已移居當地,所受教育、生活習慣和身份認同早已同化,中學時並沒學中文(也沒有中文課程),卻能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原來是看香港的電視劇、電影學習的,有些提起香港明星乃至作家的軼事,如數家珍。至於流行文化影響巨大的韓國也一度受香港影視作品影響,前述的《英雄本色》不但多次在韓國重映,更曾被韓國導演翻拍為《英雄本色:無敵者》;內地更不用說,今日的八十後潮人很多都承認是看着港劇長大的。

可惜,過去十多年,香港社會陷入政爭,港人也「疲於政事」,忘了曾經輝煌的流行文化,反倒妄自菲薄起來。今日展覽正好提供一個平台,讓香港人從流行文化演變史,窺視香港歷史發展,再思考香港和自己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