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2021集裝箱多式聯運亞洲展在滬進行,《中國集裝箱行業與多式聯運發展報告(2020年度)》正式發布。數據指出,儘管受到疫情等影響,2020年集裝箱產銷市場經歷停擺,但2020年下半年集裝箱產能快速放大,月產箱量不斷刷新歷史記錄。同時,「十三五」期間是中國鐵路集裝箱發運量增長最快的五年,而「十四五」期間則將是中國發展多式聯運的重要窗口期,其中,鐵路集裝箱運輸量將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遞增,而陸空聯運、空鐵聯運將有望取得突破。
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牧原表示,2020年7月開始,中國集裝箱產能快速放大,9月份持續增長達到近30萬TEU,12月產量達到43萬TEU,月產箱量不斷刷新歷史記錄。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標準乾貨箱累計產量達到273.9萬TEU,本月中國六家主要造箱企業計劃排產量50.4萬TEU。新箱庫存健康均衡率已經從去年底最低的41%回升到76%。
數據指出,我國多式聯運的發展不斷增強,2020年,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約680萬TEU,同比增長達到31.8%。報告指出,青島港、營口港、寧波舟山港鐵水聯運集裝箱量均突破100萬TEU。天津港集裝箱鐵水聯運完成量80.5萬TEU,較去年增長41.7%。北部灣港充分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的國際門戶港優勢,鐵水聯運集裝箱量完成28.2萬TEU,增長75%。「十三五」期間我國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平均增速達到26.9%,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新的港站設施啟動、鐵路進港的推進、組建多式聯運合資公司等策略,對於保障港口集疏運體系起到了關鍵作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24萬列,同比增長50%,發運113.5萬TEU,同比增長56%,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年度開行數量首次突破1萬列,單月開行均穩定在1000列以上,「十三五」期間中歐班列開行量呈現爆發式增長,2020年班列開行數量是2016年的7.3倍,班列運輸貨物貨值是2016年的6.3倍。
報告稱,「十四五」期間依然是我國發展多式聯運的重要窗口期,雙循環新格局帶來多式聯運發展新思路。未來五年港口集疏運中鐵水聯運占比總額會超過7%(2020年為4.5%),個別領軍的海鐵聯運主力港口有望達到25%(目前最高是營口港占比17%)。「十四五」期間,陸空聯運、空鐵聯運將有望取得突破,形成新的亮點。內貿運輸體系不斷形成,公鐵聯運內貿箱和適合沿海運輸的公鐵水聯運內貿箱逐步形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