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集結香港西南偏南的熱帶低氣壓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查帕卡」,天文台昨午改發三號強風信號,預料「查帕卡」將移向廣東西部沿岸一帶呈「兜圈」路徑移動,屆時或會與台灣東面熱帶氣旋「煙花」產生藤原效應(雙颱風效應),令「查帕卡」未來數日可能徘徊本港西南方數百公里範圍,或有機會打破目前最長風球紀錄,甚至不排除會掛更高風球。天文台預測,受「查帕卡」相關的雨帶影響,今日和明日本港會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要至本周後期驟雨始逐漸減少。
天文台資料顯示,熱帶風暴「查帕卡」昨日長時間集結在香港西南約190公里至200公里之間,幾乎停留不動。根據天文台預測路徑,今日「查帕卡」會向西北偏北緩慢移動,逐漸靠近珠江口以西一帶,將為本港帶來狂風驟雨及雷暴,並在本周中期橫過廣東西部沿岸,其後減弱為熱帶低氣壓,至本周四(22日)進入湛江,但隨後向南轉彎入海趨向海南島呈「兜圈」移動路徑,本周六(24日)前會返回南海再度增強。惟目前「查帕卡」的移動走勢仍然未明,最大變數為受到台灣以東的「煙花」影響。

改掛八號波機會不大
屬強烈熱帶風暴的「煙花」,天文台預測會在未來數日橫過台灣以東海域,並逐漸增強,最快明日(21日)升級至颱風級別,其後大致移向內地東南沿岸一帶。按照目前預測路徑,屆時「查帕卡」及「煙花」的距離,或有機會拉近至約1,000公里產生「藤原效應」,「查帕卡」與「煙花」互相影響對方移動方向及速度下,或出現「打圈」甚至合併等現象。不過,除非「查帕卡」顯著增強或採取較接近本港的移動路徑,否則天文台改掛八號風球機會不大。
仍是「不測風雲」 天氣持續不穩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唐宇煇表示,昨晨「查帕卡」與「煙花」仍相距1,900公里,距離非常遠,兩個熱帶氣旋之間環流未有互相影響,暫未有出現藤原效應,但由於「查帕卡」的引導氣流較弱,移動速度較慢,致其路徑出現「兜圈」情況,加上不同電腦模式對其移動路徑及強度預測亦存在分歧。即使按目前預測圖徑預測,「查帕卡」及「煙花」之間距離有機會符合「藤原效應」條件,但「查帕卡」不確定性仍然較高,天文台會密切注意監察其動向及發展,呼籲市民要留意天文台最新風暴消息。

早於前晚9時40分,天文台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後,本港天氣持續惡化,多區出現大驟雨。昨凌晨2時35分,天文台發出黃雨警告,約1個多小時後取消,但早上班繁忙時間,天氣又再轉趨惡劣下起大雨,趕上班市民即使帶備雨具也無濟於事,衣服紛紛被雨水沾濕,狼狽不堪。中午12時30分,天文台再次發出黃雨警告,至下午2時05分始取消。
隨着集結香港西南偏南的熱帶低氣壓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查帕卡」,天文台於昨午4時1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幼稚園及部分特殊學校宣布停課,多個泳灘亦因天氣惡劣懸掛紅旗,但不少市民就趁打風趕到海邊觀賞大浪。天文台截至昨午4時為止,本港普遍已錄得超過50毫米雨量記錄,部分地區更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記錄。
天文台預測,今日本港會吹清勁至強風程度東至東南風,高地間中吹烈風,海有大浪及湧浪,氣溫介乎25度至28度,多雲,有驟雨及狂風,雨勢有時頗大及有雷暴。展望明日有驟雨、狂風及雷暴,初時雨勢頗大。要至本周後期驟雨減少,短暫時間有陽光。
澳門昨午亦發出三號風球,廣泛地區有大驟雨及風力逐漸增強,氣象局預料「查帕卡」將於今日凌晨至早上最接近澳門,今日改發八號風球的可能性為中等至較高。

香港颱風期間適用電話
天文台「打電話問天氣」查詢熱線:
1878 200
民政事務總署24小時緊急事故熱線:2572 8427
渠務署24小時水浸渠務熱線:
2300 1110
緊急求助電話(火警、報警、急救):999
風暴雨帶影響 昨塌樹38宗
(記者 蕭景源)受熱帶風暴「查帕卡」相關雨帶影響下,天文台昨日在不足10小時內兩度發出黃雨警告,全港多區發生塌樹意外,包括西貢清水灣、九龍塘歌和老街、大埔完善路等,相繼有村屋或私家車被塌樹砸中損毀,幸未有造成傷亡。
昨晨7時許,一號戒備信號生效下,九龍塘歌和老街近根德道交界護土牆上一棵大樹,疑抵不住連場陣風暴雨吹襲塌下,壓毀欄杆再橫亘行車線,樹幹更壓中一輛停泊路邊的私家車,私家車頂部應聲凹陷損毁,幸無人受傷。消防員接報到場用工具將斷樹鋸開,由工人清理搬走。受塌樹影響,現場歌和老街往窩打老道方向行車線需要封閉,其間來回車輛只能使用餘下一條行車線,交通一度出現堵塞。
昨午3時許,大埔完善路往吐露港公路方向富善邨對開亦發生塌樹意外,一棵逾10米高大榕樹突然倒塌,橫亘對開完善路兩條行車線,駛經車輛無法通過紛紛停止。警員需要到場指揮交通下,由消防員用電鋸鋸斷大樹的枝幹進行清理。昨午4時許,當現場完成清理及解封後,交通逐漸恢復正常。
政府新聞處昨晚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截至昨晚7時45分為止全港共接獲38宗塌樹報告,另截至昨晚7時30分為止接獲一宗山泥傾瀉報告,無人受傷。另前晚約10時許,天文台剛發出一號戒備信號不久,西貢清水灣思灣路92號一間村屋旁邊,一棵約4層樓高、直徑近1尺的杉樹突然傾斜及壓向村屋,村屋有窗門玻璃及簷篷被樹幹壓中損毀,居民大驚報警。警方及消防到場調查,初步相信涉事杉樹無構成即時危險性,人員交由屋主善後收隊離去。
【話你知】互相牽引更難測 最後或大吞細
「藤原效應」一詞,應用於雙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當北半球同時出現兩個熱帶氣旋及相距約1,350公里狀況時,便可能產生相互牽引影響,沿着軸心依逆時針方向相互旋轉,但軸心並非一定在軸線的中間位置,因較強的熱帶氣旋會支配着較弱的熱帶氣旋的路徑。所以當「藤原效應」發生時,熱帶氣旋很大機會改變移動方向及速度,增加預測移動路徑的難度。由兩個熱帶氣旋產生相互作用的「藤原效應」,會因受外圍大尺度天氣系統更強的影響、其中一方減弱或被合併而結束。
根據資料,每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均會有熱帶氣旋出現,同時出現兩個熱帶氣旋的情況並非罕見。
近年曾引發「藤原效應」的熱帶氣旋,包括有2017年7月的「納沙」及「海棠」、2016年8月的「獅子山」及「蒲公英」、2012年8月的「天秤」及「布拉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