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今日(15日)邀請團體就位於天水圍的一幅全新土地成立一所提供內地課程的非牟利私立學校表達意向,截止日期為2021年9月30日。視乎團體的回應,教育局將會邀請已表達意向並且符合有關要求的團體提交詳細的辦學計劃書,並會透過校舍分配委員會的公開及公平競逐機制,分配該幅位於天水圍的土地。

位置圖

在意向表達階段,申請團體須證明其具有開辦內地中學及/或小學課程的經驗和能力,並須承諾最終會提供12年小學及中學班級的內地課程,及將設有機制確保其內地課程具備質素。該學校取錄的學生須主要為非本地學生。

擬辦學校及其辦學團體必須是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機構。擬辦學校須以自負盈虧的模式運作。成功申請的團體須自費就使用有關的全新土地進行所有必須的技術評估及措施,以及承擔任何所需的改裝及基建工程。成功申請的團體一般可以以象徵式地價獲批撥土地。當局亦可應學校辦學團體的申請,考慮提供免息貸款,以供在全新土地興建校舍,惟貸款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現時本港有超過50間國際學校提供不同的非本地課程,讓因工作或投資來港居住人士的子女可在港修讀,並在返回原居地後繼續在當地學校升學。然而,即使與內地的聯繫非常緊密,本港至今仍沒有開辦內地課程的中學或小學。這些內地家庭的子女來港就讀數年後如欲返回內地升學,現時難以重新融入內地的教育系統。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本港銳意促進與內地的人才匯流,預期本港對內地課程學額的需求亦會日趨殷切。

教育局揀選最合適的辦學團體時會考慮多項因素,除了團體營辦內地課程的經驗及能力外,也包括該團體是否有良好的管治架構、妥善的管理制度、堅穩的財政基礎,及其辦學計劃書的質素。

團體在遞交回覆表格前應仔細閱讀載於「回應團體須知」的基本要求及相關指示。回覆表格可在教育局網頁下載(www.edb.gov.hk/tc/sch-admin/sch-premises-info/allocation-of-sch/index.html)。填妥的回覆表格須於2021年9月30日之前郵寄到香港添馬添美道二號政府總部東翼六樓(以郵戳為準),或電郵至irsd@edb.gov.hk,交回教育局基礎建設及研究支援分部。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