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近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9,000多個事業單位編制職位,面向港澳應屆畢業生開放。國家關心港澳青年福祉,便利港澳青年在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陸續有來、不斷加碼,政策落實的力度越來越大、受惠人群越來越多。面對內地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系統打開大門,港青要積極裝備自己,擁抱國家機遇,特區政府也要做好服務和宣傳,幫助更多港青展翅灣區大舞台。

國家始終關心港人福祉、尤其是港青福祉,不斷出台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就業和居住的政策措施。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及「十四五」規劃,皆提出要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推進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內地公務員工作等政策措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於2019年舉行兩次全體會議後推出24項政策措施,包括稅務優惠、青年創業支援、科技經費「過河」及專業服務開放等,全屬便利港人尤其港青在大灣區發展的便利措施,且大部分政策已經落實,令大灣區內地城市對港青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令港澳青年欣喜的是,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公務員系統、事業單位,歡迎港澳居民進入的大門已持續打開。去年已有10名港青獲聘廣東公務員,今年深圳東莞再有5個公務員職位招錄港澳人士。廣東省公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管理辦法(試行)》後,此次更直接向港澳應屆畢業生提供9,000多事業單位職位,當中不少是科學機構、文化機構、醫院、大學教師等優質職位,成功獲聘用後將按國家統一規定,享受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薪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待遇。這充分顯示,國家用實際行動支持港澳青年在大灣區發展,對港澳青年開創美好前途,無疑是重大利好。

特區政府也積極協助港青在大灣區發展,把握內地蓬勃的發展機遇,如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等。面對國家關心、支持港青的政策不斷落實,特區政府要主動對接,加強資訊等方面服務,幫助港青解除展翅灣區的後顧之憂。

隨着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香港重回正軌,加上本港和大灣區抗疫形勢日趨好轉、通關有望,大灣區建設必將大步前進,港青可發揮的舞台也越來越大。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上講話時寄語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國家已為港青搭好舞台,港青更要積極裝備自己、勇迎挑戰、主動擁抱機遇,為自己事業謀求更好發展前景、為灣區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