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賀鵬飛南京報道)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紀念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主題為「國殤難忘 警鐘長鳴」的撞響和平大鐘儀式。包括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在內的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警示後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圖為南京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賀鵬飛攝)

參加當天儀式的包括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思政課教師、紫金草志願者、記者、警察、醫生、大學生代表、中小學生代表、觀眾代表共計12人,他們依次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敬獻鮮花,隨後分批撞響和平大鐘13聲,告誡世人不要忘記「12.13」這個屈辱的數字。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隨即展開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受難同胞多達30萬之眾。

曾參與南京保衛戰並見證南京大屠殺的抗戰老兵李高山之子李真銘是撞鐘代表之一。「一聲聲鐘聲既是警示我們後人不要忘記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也是告誡我們每一個人要努力學習、努力奮鬥,實現中國夢。」李真銘說,父親在世時經常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後人講述南京保衛戰和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並且一再強調,落後就要挨打,希望我們的祖國能夠強大,不再受外敵的侵略。

李真銘表示,父親於2018年離世後,自己作為他的後人,有責任和義務將父親見證的歷史繼續講述給世人,將這段歷史傳承下去,告誡國人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圖為南京各界代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 84 周年。(賀鵬飛攝)

南京市十二中學生蘇昱嘉在撞響和平大鐘後感慨地說,南京大屠殺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要銘記這段歷史,同時我們也要奮鬥努力,讓歷史不能重演。」

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學生葉瀟雅認為,作為生活在南京的青少年,更應該了解抗日戰爭和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了解現在的幸福生活來自不易。「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能擁有更長久的和平。」她說。

從2018年9月18日開始,為進一步拓寬儀式化教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始常態化開展撞鐘悼念儀式,邀請首批進館參觀的12名觀眾代表共同撞響和平大鐘13聲,寓意對30萬死難者的追思和對和平的祈願。從這一天起鐘聲每天都會響起,迄今已舉辦798次,共有9576人參與,撞響10374聲,周邊的居民稱它為「江東門的鐘聲」。

圖為南京各界代表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抗戰先烈默哀。(賀鵬飛攝)

「江東門的鐘聲」每天準時響起,且線上線下同步撞響。即使受到疫情影響線下的撞鐘儀式暫停,但是紀念館線上(官方微博)的撞鐘儀式從未暫停。有觀眾在酷暑為了體驗這一有特殊意義的儀式,提前來到紀念館等待儀式開始,也有外地觀眾連夜從外地驅車趕來體驗這莊嚴肅穆的儀式活動,參加撞鐘儀式後觀眾紛紛留言說,充滿儀式感的撞鐘儀式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