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下,不少島內職業媽媽表示工作及居家照顧孩子導致壓力過大。圖為早前台灣一名家長與孩子一起戴着口罩、面罩到戶外散步。資料圖片

身兼多職瀕崩潰 嘆「媽媽不是超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榕蓉 福州報道)台灣本土疫情5月爆發後,全台自5月19日起進入三級警戒,如今警戒第三度延長,將至7月12日。在這場病毒的襲擊之下,職場媽媽們更是舉步維艱。不少受訪者表示,從家庭教育到工作,這是一段超負荷時期,也是一段不同尋常、精疲力竭、愈發焦慮的日子,期盼疫情早日結束,孩子可以送到學校,她們可以回歸正常工作和生活軌道。

島內職場調查機構5月的數據顯示,57.3%的台灣職場媽媽透露擔心今年的收入減少,更有高達70.6%的台灣職場媽媽擔心今年的就業環境變差。新冠疫情讓孩子大部分時間都要待在家中,在工作的母親可以申請使用彈性工作制或者休假等來填補疫情造成的子女照料缺口。

在台北最大的一間保險公司從事業務員工作的楊璇表示,疫情當下,職場媽媽需要權衡家庭和職場的關係,常常顧此失彼,心理上的焦慮會逐漸被放大,從而會影響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保險業媽媽:客戶拒見面 業績少八成

楊璇說:「保險業務主要是通過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因為疫情的關係,客戶直接拒絕見面。」 楊璇說,公司雖然在6月中旬因應推出簽約採用錄影方式的「遠距服務」,但是「效果還是差了很多」,「在雙方沒有見面的情形下,電話溝通保險業務,客戶其實很無感,也有很多客戶卡在預算問題,從上月疫情爆發到現在,我的業績直接掉了八成左右。」

受疫情的影響,台教育部門宣布大專及高中以下的學生從5月18日起全部改為居家學習,從楊璇居家辦公當日開始,兩個孩子也和她一起都呆在家中。她說,疫情期間「熊孩子」的居家史,簡直是職場媽媽不忍回顧的血淚史。她除了要居家辦公,還要扮演更多角色:兼顧「保姆」(生活照料)、「老師」(督促學習)、「廚師」(料理三餐)等等。

她說,孩子上網課幾乎所有的協助工作都是媽媽在做,包括上傳作業、向老師匯報情況、監督輔導孩子學習。她觀察到,兒子和女兒的家長群裏基本都是媽媽在線,很多職場媽媽都在群裏抱怨,「媽媽要變成超人,才可以把如此多瑣事都兼顧好。但是媽媽不是超人,我們真的很累很累!感覺心力交瘁!」

「一個普通事件引發母親心理防線崩潰,真的是疫情眾生相之一,疫情宅家期間,我既要忙着線上辦公,又要帶娃,搞得兩邊都做不好,自覺兩頭都很失敗。」

伴手禮業媽媽:生意慘淡 家人難聚

「台灣浯記一條根」伴手禮相關負責人許孟涵亦表示,這次台灣疫情暴露出很多普通職場媽媽的困窘、無奈和迫不得已的堅強。她說雖然生意很慘淡,但是自己每天還是照舊去店裏上班,工作時間從以往的早8時至晚10時調整為如今的早10時至晚6時。「疫情爆發後有時會連續好幾天都沒開單,每天都在期待開市。」

「今年孩子都是實習,疫情發生以後,學校叫停了學生的實習。我很擔心,於是叫我先生過去新北市中和區的家裏陪大兒子,疫情把我們分隔兩地。」

許孟涵說,家裏還有個今年高三畢業的小兒子,原本計劃讓他去當三個月的工勤生,現在覺得還是讓他留在家裏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