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國安法生效至今,已有10名與壹傳媒有關的人士涉違該法,其中《蘋果日報》5高層包括總編輯羅偉光等在6月17日被捕;主筆李平與蘆峯亦先後被警方國家安全處人員以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拘捕,對警方公開公平的執法行動,香港社會亦出現4個謬論,影響市民對警方執法的認知與理解。

違反香港國安法的蘋果日報日前宣布停刊。(資料圖片)

其一謬誤是「文字獄」

眾所周知,馮偉光是《蘋果日報》英文版的負責人,過往一直配合壹傳媒黎智英進行勾結外部勢力的圖謀,利用英文報道頻頻公開要求外國政府介入香港事務及對特區進行制裁等,其行為明顯違反《香港國安法》,警方的行動是針對有組織及有計劃的勾結行為,並非打壓新聞自由。警方依法執法,所針對的是違反國安法的犯罪行徑,並非一般的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況且,新聞自由決不能沒有底線,不能公然挑戰國安法,不能損害國家安全國家利益。

其二謬誤是警方凍結1880萬元導致蘋果執笠

其實,早在2021年5月26日,壹傳媒董事局便公告,集團截至當日尚擁有5.21億港元營運資金,完全可支撐業務運作至少18個月至2022年年底,故因資金被凍結而未能向員工支薪、並導致報紙執笠的說法,根本就不能成立。

其三謬誤是蘋果員工不屈服並堅持抗爭

本港個別傳媒在警方採取執法行動後,罔顧事實,誇大《蘋果》員工不屈服抗爭,藉以挑起巿民對執法行動的不滿和質疑。黎智英慣以高薪挖角,故上述員工絕非他們包裝的「為民主及新聞自由」而工作,反而是貪圖高薪及福利。事實上,在黎被捕後,《蘋果》內部早已掀起離職潮,有員工因為擔心或需負上法律後果,而紛紛跳船,大批中層主管相繼跳槽或辭職。據悉,在早前的內部大會上,員工更明確要求管理層提供保障,顯示員工並非個個堅持一條道走到黑。

其四謬誤是保安局以解凍資產誘提供員工黑名單

消息指,有關報道內容純粹是瞎編亂造,目的是營造政府打壓壹傳媒及新聞自由,施行秋後算賬的亂象。這一謬誤其實完全不明警方執法流程,其實警方本月17日搜查壹傳媒大樓時,一早已獲《壹傳媒》全公司的員工名單;而且《國安法》第43條亦賦予律政司司長或警務人員權力,為協助偵查危害國家安全罪行,可向法庭申請批准要求有關人士回答問題或提供資料,根本就無需以「索取公司員工名單」作為解凍條件。

其五謬誤是警方有意製造寒蟬效應威逼傳媒人就範

蘋果系據悉有多達逾700員工,警方今次執法行動前後經三次拘捕行動,也只有蘋果日報十餘人被拘捕,而且主要是直接推動實施違犯國安法行為的蘋果日報高層,並沒有一般員工被捕,這亦表明了警方執法的嚴謹嚴肅,只是針對主要犯事者,與被黎智英誘惑裹挾的一般員工並無直接關係,更加與全港從業的傳媒人無直接關係,完全扯不上是威逼。若果傳媒人奉公守法,何須驚半夜被敲門。

責任編輯: 秦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