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房委會於5月24日宣布將清拆包括葵安、業安、穗輝和宏昌4座工廠大廈作公營房屋用途。工聯會今日(23日)聯同多位工廈租戶代表召開記者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就房委會提出的搬遷安排及補償方案不足以廠戶支付搬遷費用、遣散費及另外租置廠地等費用,當中涉及2088戶廠戶,近萬工人受影響。工聯會一直支持本地就業,他提出政府應該與廠戶建立溝通平台,必須作出妥善的租戶安置賠償安排,在未有各方都接受的完善方案前,不能開始計算18個月的搬遷期限。他指出,不能犧牲香港本地工業,片面追趕公營房屋的建設目標。
香港製造業總工會主席李煒敏稱,在記者會前與政府的會面中,大家都對房委會提出的搬遷安排及補償方案感遺憾,認為未能急民所需。若近萬工人失業,將會拉升現時的失業率,不符合政府要增加就業的政策。社會一直支持「再工業化」,牽涉的工廠大廈中就有各種大型工程承建商、僅存的蒸籠製造商,政府應該提出完善方案保留香港僅存的工業。
瑞輝工廠大廈租戶代表黃小姐表示,對當座租戶做了簡單調查,超5成租戶表示「不遷不拆」——當中過半屬於重型機器廠商,即使搬遷也需要大型吊機協助,甚至申請封路,賠償方案不足以支付。她認為與政府是唇齒相依關係,她舉例說,該廠房能24小時內為港鐵提供適合組件,保證香港地鐵交通。經受疫情影響後,政府更要扶持中小企業,不能貿然決定清拆。
宏昌工廠大廈杜先生指,他經營蒸籠製造已有數十年,維持着傳統工藝的傳承,好像螢火蟲一樣貢獻微光。對於政府的廠廈競標計劃感到非常困難,超2000個廠戶競標60多個單位,實屬無奈,而且中標價格必是超市場價格數倍,對廠戶而言,實在太困難。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還表示,房委會是次計劃十分粗疏,以不正確的數據作理由清拆工廠大廈實在令人失望,要求當局再次審視工業大廈供地及計劃內容,才再推工廠大廈重置計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