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噹——CMG觀察首支限定單曲《空間站有宮保雞》今日全球首發!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裏都能吃點啥?讓我們唱給你聽:

從1999到2021,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逐夢太空22年,中國人首次進入了自己的空間站!先來回顧總台報道航天員穿艙瞬間↓

這次不是「出差」,是回家!

中國空間站首批3位住戶,將在軌駐留3個月。他們工作生活的珍貴影像,有總台,為你記錄陪你看。

今天,觀察君想聊聊總台報道中的航天員們和他們的太空「新家」。總台報道團隊和網友們一樣,對航天員們工作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好奇心也操碎了心。這不,我們就和網友一起,發現了億些亮點:

吃川菜、騎「動感單車」、裝Wi-Fi——空間站的日常,很地球?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美食與時間和情感一樣,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這次,「航天員們的菜譜更新了嗎?」毫無意外地再次位居網友「靈魂拷問」的首位。

在總台新媒體節目《白·問》裏,白岩松向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提問了才知道:咱們空間站「食堂」有多棒!據介紹,給航天員配備了120多種的航天食品,按一個星期為一個周期來算,食品的重複率是很低的。

節目播出後,#太空外賣 宮保雞丁#登上熱搜,閱讀3.6億。咸、辣、酸、甜俱全的宮保雞丁、魚香肉絲等菜肴,已經提前被天舟二號「外賣小哥」送上了空間站。隔壁地球的網友都饞哭了,紛紛要求空間站Wi-Fi「通網」之後來場太空吃播。

不僅是飯菜,航天員能喝到的飲料也早就包括了各類茶、果汁和湯。只要開袋註水,就可以「三點幾了,飲茶先啦」。

聽說,傳統相聲貫口《報菜名》能報出200多道菜。今後,觀察君能期待一下空間站版的《報菜名》嗎?來中國空間站,我請您吃——(後續自行腦補

除了飲食,總台報道中航天員的穿戴和各種用品也被眼尖的網友逐幀「高亮」

右下方「太空單車」包裹亮了↓

這屆網友太強了,觀察君第一眼都沒看到↓

祖傳勞保手套、祖傳紅色摺疊椅、祖傳巴士……最高端的任務,往往只需要最質樸的裝備↓

關於空間站的生活,#航天員有自己的私密時間嗎#也登上熱搜,閱讀1.7億。網友評論:原來航天員也是單休!

 

七自由度機械臂、全中文操作環境——空間站的工作,好科幻!

在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裝備,就是空間站機械臂,它是我國目前智能程度最高、規模與技術難度最大、系統最複雜的空間智能製造系統。

總台記者帶你看看這個堪比「太空變形金剛」的裝置↓

說是機械臂,其實它可以在空間站「獨立行走」。據專家說,空間站機械臂擁有7處關節、2處末端執行機構,是對人類手臂的最真實還原,將來可以用類似蠕蟲運動的方式在艙上爬行。

這次,航天員將在機械臂的支持下,首次開展較長時間的出艙活動,進行艙外的設備安裝、維修維護等操作作業。網友:我們可以期待一場「太空抓娃娃」嗎?

來,跟觀察君一起讀:親,注意安全,機械臂需要一把(bǎ)把(bǎ) 把(bà)把(bǎ) 住了才行哦~

電影《流浪地球》中,國際空間站設備上「Made in China」的標籤激發了眾多網友對中國載人航天的期待。這次,我們的中國空間站,全中文的操作環境,讓大家「狠狠地」舒適了一把。

電影裏的國際空間站↓

真實的中國空間站↓

網友:以後做航天員是不是要考個中文六級?

央視頻聯合總台甘肅總站、海南總站推出系列XR空間站科普短視頻,央視頻首位虛擬主持人「央小天」講解「航天員必修課」。

央視頻「坐地遙看天宮號」專題頁面,整了不少新活兒,不信你去看看?

對鏡頭比「耶」,向人民敬禮——來自空間站的問候,你get了嗎?

神舟十二號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只用了不到7個小時,如果是航天員們從北京出發坐高鐵,連自己的家鄉都到不了,而今卻已能夠抵達中國的太空家園。

有網友感慨,「明明是這麼里程碑的超級大事件,但為什麼給人民的感覺是那麼理所當然,就像是家裏突然加菜一樣,喜悅又自然」。這幾天裏,說到中國空間站,我們總能想到這樣一些畫面:

等待進艙時,3位航天員發現攝像頭後,可可愛愛揮手的場景,是這幾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畫面之一。

這位網友還貼心為視頻配上字幕↓

進入空間站後,航天員們在太空向全國人民敬禮的畫面,你被燃到了嗎?

一位打工人網友的評論↓

另一位黨史知識達人的評論↓

交會對接時,航天員們的對話「手冊翻到42頁」也被網友反覆琢磨。

網友:我們至今不知道手冊42頁寫了什麼↓

魯迅先生曾翻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月界旅行》。他在譯序中提到,「五州同室,交貽文明,以成今日之世界」。

外媒報道,中方對於在空間站中開展國際合作持開放態度,歐洲航天局已派出航天員到中國接受訓練。

我們建設空間站,將為各國探索太空提供新的機會。

仰觀天宮,星河似水流淌;入住天和,黑夜不再漫長。

中國空間站,讓我們和世界一起,繼續守望!

「飲完茶啦,不如去吃宮保雞?」

(來源:CMG觀察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