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帥 北京報道)中汽協6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內地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0萬輛和212.8萬輛,環比分別下降8.7%和5.5%,同比分別下降6.8%和3.1%。中汽協稱,因為芯片供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原因,對接下來的汽車行業發展繼續保持審慎樂觀。
5月份,乘用車產銷同比小幅下降,商用車產銷同比下降較為明顯。商用車中佔據主導地位的貨車受重型車國六標準切換臨近的影響,產量同比降幅明顯。據介紹,今年7月起,內地將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該標準主要用來限制汽車污染物排放,與「國五」標準相比要求進一步加嚴,氮氧化物和顆粒物限值分別減低77%和67%。
值得一提的是,內地新能源汽車繼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5月份產銷均完成2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倍和1.6倍,繼續刷新當月歷史記錄。
中汽協研判稱,在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的背景下,內地汽車消費總體保持穩定。不過,芯片供應問題對企業生產的影響正逐月加劇,加之近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進一步加大企業成本壓力,以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對出口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對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繼續保持審慎樂觀。
責任編輯:
蔡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