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兵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由電視台舉辦的選美,如TVB的《香港小姐》和《健美小姐》;亞視的《亞洲小姐》和《亞太區小姐》,曾被電視觀眾視為每年一度的大型電視節目,投放了不少關注度,猶記得亞視首次舉辦「亞姐」時,已故的老闆邱德根先生對製作團隊表示︰「要留有一定的座位數量給予『小姐們』」,令製作團隊感到困惑,卻原來邱生口中的「小姐們」,其實就是指到來採訪的「記者小姐們也」,哈哈哈……誤會一場,大家都笑了一回。

首次舉辦的「亞姐」,吸引力並不比「港姐」遜色,因有百分之三十選票是由觀眾投的,大大提升了觀眾對節目的參與度,當年就因為觀眾的投票「保送」了黎燕珊登上冠軍寶座,足見「觀眾緣」對演藝人來說,是相當重要;不過「亞姐」決賽當晚,TVB亦舉行《健美小姐》對撼,結果兩台各自公布的收視率合計起來,竟然超過百分之一百,到底誰在「報大數」呢?真令人有着「丈八金剛,摸不着頭腦」的無語感,傳媒們只有抱着「不偏不倚」的專業操守,實事實報了,觀眾自會分辨。

「雖然香港的電視觀眾認為『港姐』選舉,形式上都會是大同小異,而過去的幾年裏,節目節奏似明快了,但觀眾始終覺得除了『快快快』之外,還是欠缺了『傳統儀式感』,正如農曆新年的團年飯,枱面上擺放的餸菜,每道菜都要講求好意頭,習慣了的傳統嘛﹗」

今年「港姐」選舉透過「慧妍雅集」的配合,由歷屆「港姐」一對一擔任候選佳麗的「心靈導師」,有人認為人生是不斷與過去告別,但前「港姐」唐麗球則說︰「也有人說過『若知此事要躬行』,人生的閱歷都是人成長的踏腳石,要敢於揮別『錯的』,才能跟『對的』並肩前行呀,重要的是個人要有正能量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