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通社報道,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0日證實,衞生部門已與高端疫苗、聯亞生技兩家本土廠商簽約,每家各採購500萬劑新冠疫苗。不過,兩家廠商第二期臨床試驗都未完成,疫苗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能否被國際認證仍存疑。

台灣疫情延燒,台北光華商場周邊人潮大減,不少商家提早打烊。(台灣「中央社」)

台當局各簽500萬劑定單

指揮中心當天晚間證實,台衞生部門疾病管制署28日與高端、聯亞兩家廠商完成簽約。兩家合約相同,都是採購500萬劑,另附上限500萬劑之後續補充採購,換言之採購台灣本土疫苗數量最多可能達2,000萬劑。

台灣防疫部門負責人陳時中當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聲稱,台灣去年即已完成疫苗生產布局,第一是爭取國際廠商授權代工製造,第二是向國際廠商採購疫苗,第三是發展本土疫苗。

聯亞新冠疫苗臨床試驗計劃主持人黃高彬稱,高端疫苗預計6月初可送交第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檢體解盲,聯亞生技預計於6月中提交。預計兩家疫苗廠最快6月底申請緊急授權使用許可。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月底將有200萬劑疫苗抵台,8月底則有1,000萬劑,其中包含台灣本土研發生產的疫苗。

前國民黨「立委」提六大疑點

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今日(31)在臉書提出六大疑點:

一、為什麼民進黨當局針對普遍受到國際承認的疫苗品牌的採購和捐贈,要再三刁難,卻把希望放在二期實驗結果未定的台產疫苗之上呢?

二、明明全球主要的疫苗品牌都是經過三期臨床試驗的期中報告,才能夠取得緊急授權,民進黨的網軍側翼為什麼要散播這些品牌都只有經過二期試驗的假訊息呢?

三、指揮中心放着已經經過三期試驗期中報告的境外疫苗而不進行採購,卻要台灣人民硬吞只有二期試驗完成的台產疫苗,不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嗎?

四、指揮中心為什麼在台產疫苗還沒有確定完成二期試驗之前,就可以和相關廠商簽下各500萬劑的採購合約呢?

五、如果不幸台產疫苗二級試驗失敗了,台灣疫苗採購的缺口到時候又要如何補足?所以,陳時中會未卜先知,確定二期試驗一定會成功嗎?

六、二期試驗只能夠證明該款疫苗可以產生抗體,但是抗體並不等於保護力。三期臨床試驗才是測試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揮中心的專家不可能不了解這樣的基本常識吧?

孫大千更質疑,台產疫苗連二期試驗都還沒有完成,就可以把台產疫苗算入台灣未來的疫苗採購結構中。難不成蔡英文和陳時中都是會算命的神仙嗎?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