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位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望明年6月底提早開幕,該館館長吳志華昨日表示,香港故宮將着重當代與多元性,希望透過科技、用創新方式演繹古代文物,讓年輕人認識中國歷史,並已收到不少國際博物館的合作邀請。該館主席陳智思認為,單靠入場費難以支持營運,故商業化元素不可或缺,將會參考大館等場館的營運模式,引入餐飲、紀念品等商業元素。

● 西九故宮博物館原定於明年第三季開幕,該館館長吳志華昨表示,博物館有望提早至明年6月底開幕。 資料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原定於明年第三季開幕,但該館館長吳志華昨日在網上直播節目《故宮對談》上透露,博物館開幕日期有望提早至明年6月底。

着重多元盼吸引年輕人

他說,新博物館並非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分館,雖然展品由北京提供,但香港博物館將着重當代、多元,在策劃和展覽上不受傳統局限,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認識中國歷史。

「這個博物館的首要特色是,如何將一些很深奧、專家的知識普及化。第二就是將大量科技運用於新館的展覽上。此外,我們也考慮融入5G技術,讓參觀者在參觀展覽之餘,很快可在手機內收到相關資料數據,可即時看到、有一個全新感受。」吳志華說。

他表示,已收到不少國際博物館的合作邀請,並透露香港故宮明年會展出來自歐洲皇室的收藏,計劃在2023年與法國、內地和中亞的博物館合作舉辦展覽,也收到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合作邀請。

引入商業化自負盈虧

博物館的落成經費由香港賽馬會提供,未來將以自負盈虧的方式營運。陳智思認為,單靠入場費支持營運是不足夠的,商業化是無可避免,「定要有其他例如餐飲、紀念品等商業元素在內,只不過是如何做得不會『太cheap』,或者太傾向某些群組才能享用,我想這個是平衡來的。」

責任編輯: 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