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在近日發布的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顯示,廣東作為全國第一大人口省份,男女性別比同樣高居全國之首,達到113.08,男性比女性多出774萬人。不少人因此認為廣東「重男輕女」現象嚴重。廣東省統計局15日發布的《廣東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解讀》顯示,事實並非如此。據介紹,廣東作為全國製造業大省,對男性勞動力需求量增加,到2020年,外省流入廣東人口中,男性是女性的1.44倍。
外來人口中男性是女性1.44倍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男女性別比長期以來是均衡的。從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到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廣東人口男女性別居於100.53至103.82之間。從2000年開始,全省性別比持續上升,到了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男女性別比已經達到109。
據介紹,此次人口普查,廣東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 6687.36 萬人,占 53.07%;女性人口為 5913.88 萬人,占 46.9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人口為 100)由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9.00上升為2020年的113.08,高於全國平均水準8.01個百分點。

廣東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新洪表示,廣東常住人口性別比升高主要是受外省流入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影響。從戶籍人口來看,2020年廣東戶籍總人口性別比為104.97,比2010年下降約1.2個百分點,性別比趨於均衡狀態;但外省流入人口性別比則從2010年的125.49大幅提高到2020年的144.60,全省有近一半地市的外省流入人口性別比超過140以上,且外省流入人口佔全省常住人口比重繼續上升,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提高2.90個百分點。外省流入人口的性別比高低與產業結構變化不無關係,廣東作為全國製造業大省,產業結構重型化特徵明顯,對男性勞動力需求量增加。
東莞人口突破千萬 性別比最失衡
記者梳理發現,21個市中,人口性別比在110以上的市有7個,全部為珠三角核心城市,在105-110之間的市有8個,在105以下的市有6個。值得留意的是,深圳此前一直被認為是「女多男少」的城市,此次統計卻完全顛覆了該觀點。數據顯示,深圳男女性別比高達122.43,居於全省第二,僅次於東莞(130.06)。第三是佛山(119.12)),緊隨其後為中山(117.12)。而與深圳同樣是經濟特區,汕頭的男女性別比為101.85,全省最低,男女比例最均衡。

從各市總人口看,廣東21個市中,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市有3個,在500萬人至1000萬人之間的市有6個,在300萬人至500萬人之間的市有5個,少於300萬人的市有7個。其中,東莞人口達到了1046.6萬,成為廣東第三個人口突破千萬的城市。東莞是製造業大市,外來人口眾多,而東莞男女性別失衡最嚴重的,這也間接印證了廣東外來人口中男性多於女性的基本事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