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香港歷史研究基金會近年與有關單位合作研究香港抗戰遺址,初步擬定了三條文物徑,第一條文物徑名為「沙頭角抗戰文物徑」。目前「沙頭角抗戰文物徑」計劃已經出現在嶺南大學網頁上。(點此查看詳情)
計劃中的「沙頭角抗戰文物徑」全長12.9公里,起點為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即羅家大屋),終點為烏蛟騰村,走畢全程約需4.5小時。文物徑串連了許多與抗戰相關的歷史遺址,見證了香港淪陷期間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與香港民眾奮起抗日、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除了具歷史價值的遺址外,文物徑四周亦毗連各種珍貴的自然生態環境,如淡水沼澤、溪流、紅樹林等,可讓公眾在了解香港淪陷期間的抗戰歷史之餘,一同欣賞鄉村的自然風光,是兼具文化及自然景觀的特色文物徑。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蜀永教授表示,要讓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透過香港歷史了解國家歷史,了解香港與國家的關係,是在香港開展歷史教育較為有效的路徑。而三條抗戰文物徑可讓香港市民全面地了解中共領導香港抗戰的歷史,有助於開展國民教育,不忘歷史,珍愛和平,同時可振興新界偏遠鄉村。
劉蜀永指出,日軍在1941年12月8日進攻香港,英軍經過18天的戰爭就告投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港九獨立大隊,就肩負起在香港抵抗日本侵略的重任。在3年零8個月的遊擊戰爭中,港九大隊各個中隊參與過營救盟軍飛行員,並在協助盟軍獲取日軍情報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他們勇敢機智地四處出擊,打擊和牽制日軍,當時有115名烈士為保衛香港獻出了生命,他們抗擊日軍的史跡和遺址是本港珍貴的歷史資源,卻鮮為人知。他又指,香港其中一個抗戰遺址位處沙頭角,他們就擬定了一條名文物徑,名為「沙頭角抗戰文物徑」。
沙頭角抗戰文物徑第一站:羅家大屋、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
沙頭角石涌凹羅家大屋是「香港抗日第一家」羅氏族人的祖屋,由巴拿馬華僑羅奕輝於1930年興建。2010年,羅家大屋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日佔時期,它是港九大隊的活動基地及交通站,是本地現存少數能見證香港抗戰歷程的建築物,意義重大。同時,大屋附近一帶亦是港九大隊沙頭角中隊和海上中隊主要的活動地區,在抗日活動中舉足輕重。
第二站:南涌羅屋村
南涌羅屋村不但是「香港抗日第一家」羅氏族人的原居地,更是南涌人民聯防隊的成立地。1941年12月10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手槍隊進駐南涌羅屋村,並以羅屋為立足點,積極開展抗日及剿匪活動。及後,羅汝澄、羅雨中等人以羅屋村為核心,發動南涌五個小村,組織武裝力量,成立由港人組成的首支抗日民兵隊伍——南涌人民聯防隊,共有50多名隊員。自成立以後,聯防隊一直積極配合游擊隊的工作,維持地區治安,有力地制衡了日軍及土匪的力量,貢獻極大。
第三站:老龍田宴臺山:「三三事件」發生地
1943年3月3日下午,日軍出動近百人到沙頭角一帶突擊掃蕩,包圍港九大隊政訓室在老龍田宴臺山的駐地,游擊隊與其展開激戰,多位戰士犧牲,史稱「三三事件」。事件中,曾福、邱國璋、符志光三人在激戰中以身殉國;彭泰農、陳冠時、陳坤賢等受傷被俘,後被殺害,慘烈犧牲。
2015年8月24日,國家民政部公布將彭泰農列入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2020年9月2日,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公佈將曾福列入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
第四站:鹿頸村
鹿頸村是新界首個抗日民主鄉政權的成立地。1945年初,沙頭角地區內南涌、鹿頸等12條村組成新界首個民主聯合鄉政府——南鹿民主聯合鄉政府。自成立後,鄉政府積極配合游擊隊的工作,不單組織民兵站崗放哨,建立交通站和情報網,嚴密監察日本警備隊和憲兵隊的行動,更從事採購糧食及添置被服等後勤工作。
第五站:烏蛟騰烈士紀念園
沙頭角烏蛟騰村是港九大隊的重要據點之一。在港九大隊的影響下,烏蛟騰全村500多人中,九成都參與了抗日群眾組織,協助宣傳發動群眾抗日、增加生產、維持治安、為部隊提供情報、送信及運輸等。村內有39位青年更直接投身於游擊隊,英勇殺敵。
第六站:烏蛟騰村
烏蛟騰村是香港抗戰歷史的重要見證。在港九大隊的領導下,村民絕大部分積極參與抗日救亡工作。為保障游擊隊的安全,不少村民雖遭受嚴刑,但仍堅貞不屈,最終更壯烈犧牲。烏蛟騰村於香港淪陷期間曾為抗戰作出重大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