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藏羚羊因在嚴酷環境中生存的頑強生命力,而被譽為「高原精靈」。每年五月初,是藏羚羊遷徙的季節,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里管理處獲悉,5月2日下午13時,今年首批235隻藏羚羊從青藏公路3002公里處順利通過後,繼續向可可西里腹地遷徙,這也標誌着2021年度藏羚羊遷徙已全面開始。

藏羚羊每年6至7月集中產仔

今年首批235隻藏羚羊順利通過青藏公路前往可可西里腹地。(受訪者供圖)

可可西里位於中國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不僅是我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雖然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自然環境和氣候極其惡劣,不適宜人類生存,千百年來一直被稱為「生命禁區」,但這裏卻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的天堂。每年5月至7月上旬,來自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以及青海三江源和可可西里保護區內的數萬隻藏羚羊,成群結隊前往海拔4800米的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等地,開始繁衍生命之旅。到了8月份,產仔後的母藏羚羊,則會帶着年幼的小藏羚羊回遷,各自返回棲息地。

藏羚羊遷徙是世界上最為氣勢恢宏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根據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里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監測視頻顯示,當日,首批藏羚羊順利通過青藏鐵路五北大橋、青藏公路,公路上的車輛則在不遠處停車等待。通過公路後,遷徙隊伍繼續向素有「藏羚羊大產房」之稱的可可西里卓乃湖進發,後續還將有更多的藏羚羊陸續前往產羔地。

過往車輛在不遠處停車等待遷徙藏羚羊通過公路。(受訪者供圖)

藏羚羊回遷數量逐年持續增加

據悉,藏羚羊每年遷徙往返路程可達上千公里,漫長的旅程可謂是困難重重,不僅容易遭受別的野生動物侵襲,同時還可能要遭受因環境改變而無所適從的茫然。為了做好今年藏羚羊遷徙產仔期間的保駕護航工作,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里管理處周密部署,以五道梁保護站為主的各基層保護站採取暫時交通管制、禁止鳴笛、巡護救助等有效措施,讓遷徙的藏羚羊安全通過公路,保證藏羚羊在遷徙途中不受或減少人類的干擾。

此外,可可西里管理處還要求各保護站全面掌握藏羚羊產仔期間的動態情況,對遷徙時間、遷徙數量及相關數據做好詳細的監測和統計。有關專家表示,近年來藏羚羊回遷數量一直在逐年上升,據統計,2020年通過青藏公路3002公里處回遷的藏羚羊有5952隻,較2019年增加1092隻,較2018年增加1430隻。藏羚羊回遷數量的持續增加,也再次印證了可可西里生態環境的日益向好,以及多年來各方保護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可可西里藏羚羊已達7萬多隻

據介紹,歷史紀錄中,藏羚羊的數量曾達到百萬隻之多。然而從上世紀80年代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遭到大肆盜獵屠殺,數量一度降至2萬隻,種群瀕臨滅絕。1996年,青海省成立可可西里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 年,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式成立;2016年,青海正式啟動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2017年,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多年來,可可西里管理處等相關部門不斷採取有力措施,持續加強對藏羚羊及其棲息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從2006年至今的十幾年裏,可可西里再未響起槍聲。如今,可可西里藏羚羊數量已經恢復至7萬多隻,成為了青藏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