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4月22日將迎來第52個「世界地球日」。廣東省林業局在河源萬綠湖啟動「尋找廣東最美公益林(天然林)」宣傳活動,倡導共建南粵秀美山川。記者了解到,作為供香港重要水源地,河源萬綠湖是華南最大的生態旅遊名勝、國家4A級旅遊區,成為今年廣東唯一一個進入創國家5A級景區候選名單的景點,致力打造全國知名湖濱生態休閒旅遊勝地。

據了解,在河源萬綠湖啟動「尋找廣東最美公益林(天然林)」宣傳活動的同時,還開展攝影大賽,將直播活動走進新豐江林區,領略萬綠湖畔森林之美,助力萬綠湖創建國家5A景區。
萬綠湖又名「新豐江水庫」,因處處是綠、四季皆綠而得名;其庫容量達139億立方米,是廣東、香港的重要飲用水源。湖水匯入東江,哺育着流域範圍粵港地區約4700萬人口,為當地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水資源。
築牢灣區生態屏障 建「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

萬綠湖風景區地處北回歸線上,由於地球北回歸線帶基本上是沙漠或乾旱的荒原,但唯有廣東河源市的「萬綠湖」、肇慶市的「鼎湖山」、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卻森林茂密,綠樹成蔭,故被人們並稱為北回歸線上「沙漠腰帶的東三奇」。
目前,萬綠湖正加快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對標最高最好最優,着眼建成國內外同類型的頂級景區,着力把萬綠湖打造成廣東省標誌性旅遊景點,致力於打造「全國知名湖濱生態休閒旅遊勝地」。而河源市近年大力建設「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為築牢南粵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發揮了重要作用。
廣東省林業局表示,目前全省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全面發展,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達7150萬畝,占林業用地面積的45%,位居全國前列;已核定天然林面積3600多萬畝,成為規模較大、投資較多、生態功能較齊全的林業生態系統工程;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空間布局日趨合理,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達6400多億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