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香港首宗社區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個案,感染途徑之謎漸有眉目。患者是一名從杜拜回港的印度裔男子,曾在尖沙咀華美達酒店接受21天檢疫後,搬入在港女友的住所,其後女友也證實感染變種病毒。衞生防護中心昨日透露,男子感染的是南非變種病毒株,曾與他同期入住該酒店同一樓層的兩名旅客也染疫,三人攜帶病毒的基因排序高度相似,中心懷疑病毒透過三人房門把手上用於掛外賣飯盒的S形掛鈎受污染,職員收發飯盒時出現交叉感染,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掛鈎「播疫」,使病毒進入社區。

● 黃昏時分,外賣員把食物放在尖沙咀華美達酒店門口保安員處。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早前1宗驗出感染變種病毒株、從杜拜回港的印度裔29歲男子(個案11643),其基因分析結果為南非變種病毒株,所感染的病毒同時帶有N501Y及E484K病毒基因。

印尼女子先確診

與該男子同期入住華美達酒店檢疫的同層患者中,有兩名住客亦感染南非變種病毒,分別是來自印尼的34歲女子(個案11550)及來自菲律賓的28歲男子(個案11544)。兩人所在房間位於個案11643房間隔壁及對面的走廊末端。張竹君指,三人攜帶病毒的全基因排序高度相似,較大機會在酒店內曾發生交叉感染。

她表示,事發後,衞生防護中心曾與機電工程署及屋宇署工作人員去現場視察,未發現空調或喉管有異常,一般而言,檢疫者亦不會走出房門,故猜測是送飯環節出現播毒。

衞生署要求停用

「華美達酒店每間客房門柄都有掛S形掛鈎,用來掛起住客的外賣飯盒,住客用膳後再將膠袋掛回鈎上。這些掛鈎比較難清洗,可能是服務員掂完一個鈎,再掂另一個鈎,引起交叉感染。」目前衞生署已要求所有指定檢疫酒店停用同類掛鈎,並加強清潔門柄等防疫措施。

個案11643檢疫期屆滿後搬到佐敦與31歲女友(個案11672)同住,其後女友證實同樣感染變種病毒,她確診時CT值超過30,有人因而懷疑女患者是感染源頭。不過,張竹君指該女子入院後CT值日漸降至20多,表示其體內病毒量上升,且暫未產生抗體,相信是新近感染個案,相信她是受到印度裔男子感染,而非傳播源頭。

第四住客也中招

此外,香港昨日新增8宗確診個案,其中1宗本地個案患者是一名29歲印尼傭工(個案11704),她早前從印尼抵港也在尖沙咀華美達酒店接受檢疫,但與印度裔男子不同樓層。她沒有病徵,在酒店完成檢疫期後,搬入油麗邨雍麗樓僱主家居住,最近因為該酒店被納入強制檢測,她才於4月18日做檢測,結果呈陽性。

張竹君表示,染疫女傭CT值很高,約為40,帶病毒量過少,未必能夠判斷是否為變種病毒,亦難以進行基因分析,不排除她抵港前已經感染,但一直未驗到陽性。

為保險起見,衞生署會為1月至今所有入住該酒店的確診個案都進行基因分析,以檢查酒店是否出現更多交叉感染。酒店70多名員工的新一輪檢測均呈陰性。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