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中概股在美上市監管 雙方合作有所下降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澎湃新聞及中新網報道,「中美金融合作,我們堅定不移地予以推進。」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1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回應中概股在美上市監管問題時作出上述表述的。
方星海說,中美金融合作當中會有些問題,但中國的發展對全球金融機構、投資都是很好的機會。
「比如說,中概股在美國上市會有審計監管的問題,中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對這些中概股公司做審計業務,美國有個機構PCAOB(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要對會計師事務所做檢查,確保業務質量符合美國要求。」方星海稱,證監會認為,PCAOB這個訴求是完全合理的,既然中國的企業在美國上市,就是要遵守美國的規則,今後上交所也可能有美國企業來上市,他們來上市也要符合中國的規則。「所以我們認同PCAOB的訴求。」
但是,方星海也認為,PCAOB來中國檢查中國會計師事務所,也要符合中國的要求,要遵守中國的國家安全、信息安全要求。
「所以我們要找到合適的通道,讓PCAOB順利地檢查中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同時檢查過程又符合中國的國家安全要求。」方星海說,過去4年至5年,雙方共同探索一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美國政治氛圍發生了變化後,中美合作有所下降。
提新檢查方法 美方未有回應
方星海表示,2020年8月4日,中國證監會最新提供了一個聯合檢查的方式,以便讓PCAOB完成檢查任務,但由於一些外部因素,中國證監會至今沒有收到PCAOB對新的檢查方法的回應。
「我們每個月會發一封郵件,問他們,他們一直不回應。但他又出一些監管措施,包括《外國公司問責法》,說中概股公司不讓他來檢查會計師事務所,他就三年後讓中概股退市。」方星海表示,這不是合作的態度,「希望新一屆美國政府到位後,重新重視中美金融合作。」
方星海說,希望重新開始合作,真正誠心誠意地解決這個問題,「只要雙方誠心誠意,可以找到一個辦法解決PCAOB的關切。」
近年來,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從滬港通、深港通,到中國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再到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每一步都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日益開放。
方星海表示,隨着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外資正流向中國,數據顯示,外資流入中國的增速持續提升。截至今年3月31日,外資在中國股市的持倉佔比達到5%。隨着外資持續進入中國市場,可以看到中國股市比以往更平穩。
他進一步稱,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也促進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一方面,外資在市場定價方面起到的作用在增強;另一方面,還有利於深度挖掘中國股市的價值,彌補中國在這方面的短板。對此,近年來中國也在不斷創造條件,吸引外資進入中國。
做好市場監控 防外資「大進大出」
隨着外資流入規模的加快,這會否引發風險?方星海表示,為防止外資「大進大出」,證監會將做好防範工作,以維持資本市場的穩定。他舉例稱,目前中國滬港通、深港通均有相應的防範機制,如對資本實行每日額度控制,並實時監測等。當資本市場出現「大進大出」跡象時,會有相應的暫停交易機制防止此類現象發生。
他表示,證監會高度重視安全和穩定,不斷地跟境外監管部門溝通。「我們有信心,在開放的過程中,維護好資本市場的穩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