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防疫之戰,抽驗污水亦為關鍵一着。政府與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去年攜手展開新冠病毒污水監測,設立定期採樣點,配合流行病學數據,識別出需要採取強制檢測行動的目標大廈,冀能及早揪出隱形患者。截至上月,政府將定期採樣點增至64個,每個定期採樣點覆蓋5萬至8萬人口,共覆蓋全港約400萬人口。按照監測結果,政府至今在超過110幢大廈實施強制檢測,找出逾50宗確診個案。

渠務署負責採樣技術及行動支援,包括揀選適當沙井,並安排承辦商採集污水樣本。(政府新聞網)

政府新聞網今日(18日)上載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陳志剛、渠務署助理署長何耀光和港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張彤的訪問短片,介紹污水監測工作。據了解,環保署每天根據疫情趨勢,選定病毒傳播風險較高、需監測的地區進行渠網分析和取樣策劃。渠務署則負責採樣技術及行動支援,包括揀選污水沙井、安排承辦商採樣,並在完成採樣後清潔消毒現場等。

因應住戶的生活習慣,渠務署一般在早上8時至11時左右採樣,每隔15分鐘一次,合共抽取12個樣本,確保樣本符合隨機性。完成採樣後,渠務署會將樣本送往香港大學實驗室,由大學團隊去除雜質,進行滅活處理、離心濃縮、核酸提取、基因檢測和數據分析。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