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大灣區迎來建設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記者4日從廣東能源集團獲悉,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項目全部55台、共計裝機容量30萬千瓦的風機實現全容量併網投產,預計年上網電量達7.29億千瓦時,可滿足近100萬居民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這也是大灣區首個實現全容量併網的大容量海上風電場項目。
滿足近10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
據了解,作為大灣區重點海上風電項目,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自去年11月首颱風機併網投產以來,僅歷時不到五個月就實現了全容量併網投產。按火力發電標準煤計算,該項目每年可節約標煤22.9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5.63萬噸,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綠色發展。截至目前,該項目發電量已突破1億千瓦時。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提升清潔能源比例
針對珠江口海域颱風頻發的特點,該項目團隊推薦選用了成熟可靠的半直驅抗颱風型大型海上風電機組。該風機產品技術和裝備核心關鍵部件國產化率達95%以上,可有效抵禦17級颱風。而讓大數據賦能海上風電建設,是該項目的一大亮點。該項目充分依託廣東省海上風電大數據中心,搭建了一體化智能監控和管理信息平台,可實現全過程和海陸多終端在線監控和管理。
該項目全面併網投產後,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提升清潔能源比例,為珠海加快打造「珠江西岸重要門戶樞紐」發揮電源支撐作用,對推動大灣區能源結構轉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具有積極意義。
責任編輯:
蔡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