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世界衞生組織(WHO)昨日公布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新冠病毒經動物作為中間宿主傳染給人類的機會,是「較有可能」至「很有可能」;至於病毒從實驗室洩漏並引入人類的理論,則「極度不可能」成立。報告還強調,調查其他國家潛在的早期傳播個案非常重要。世衞總幹事譚德塞在簡報中強調,新冠病毒從實驗室洩漏是「最不可能成立的源頭理論」,世衞專家組日後會考慮收集更多及時、全面的數據,就相關說法進行調查。

世界衞生組織專家此前赴武漢進行新冠病毒溯源調查。(美聯社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對參與此次溯源合作的中外專家展現出的科學、勤勉、專業精神表示讚賞。中方始終支持各國科學家開展病毒源頭和傳播途徑的全球科學研究,支持世衞主導下各成員國就病毒動物源頭研究開展合作。中方兩次邀請世衞專家來華開展溯源研究,並為專家組在武漢的順利工作提供必要協助,充分體現中方開放、透明、負責任的態度。

中方認為溯源是科學問題,應由全球科學家合作開展有關工作。將溯源問題政治化的行徑,只會嚴重阻礙全球溯源合作,破壞全球抗疫努力,導致更多的生命損失,這同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願望背道而馳。

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中國—世衞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在武漢進行溯源調查,昨日發表長120頁的報告,包括溯源調查基本結論,在流行病學、分子流行病學、動物與環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結論,以及新冠病毒四種傳播路徑的假設分析。

海鮮市場非最初來源

報告指出,聯合專家組認為由於相當數量的早期病例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無關,部分甚至與其他市場亦無關係,表明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疫情的最初來源。報告又稱,關於華南海鮮市場在疫情起源中的作用,或者傳染病是如何傳入市場,目前還無法得出確切結論,但重申蝙蝠和穿山甲可能是導致新冠病毒宿主的觀點。

報告表示,新冠疫情可能在前年12月中旬之前的數個月開始爆發,估計在前年9月底至12月初之間,但大多數評估認為是在11月中至12月初之間。研究小組綜合不同國家發表的新冠病毒早期傳播研究數據發現,一些疑似陽性的樣本,比武漢的第一個病例更早出現,表明在其他國家有可能漏診。

報告提到專家組在中國31個省共採集野生動物、畜禽標本8萬多份進行檢測,在新冠病毒爆發前後,均未發現病毒抗體和核酸檢測陽性結果。至於華南海鮮市場的供應鏈,包括來自20個國家的冷鏈產品和動物產品,由於在大流行早期階段,缺乏對冷鏈在病毒引入和傳播中潛在作用的認識,冷鏈產品沒有進行檢測。但專家組發現,冷鏈傳播增加不同潛在引入途徑的可能性。

「實驗室洩毒極不可能」

聯合專家組對病毒來源的四種可能性進行評估,認為通過動物直接傳給人類、通過中間宿主引入、通過冷鏈產品引入,均是可能的途徑,通過實驗室引入則認為是極不可能的途徑。下一階段研究將包括測試野生動物樣本中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病毒序列和抗體;繼續調查中國南部省份以及東亞、東南亞和任何其他地區的蝙蝠;追蹤在2019年底前初步報告新冠病毒陽性檢測的冷鏈產品供應商國家等。世衞將對2019年年底前,在污水、血清、人或動物組織病毒檢測結果陽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進一步開展相關可追溯性研究。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