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苑向芹)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購入的部分藏品引起社會爭議,其中早前高價購入韓國不知名藝術組合「張英海重工業」的藝術物品,從網上傳出的圖片來看,基本都是廢棄的盒子,令市民摸不着頭腦。但當局一直不願意公開購藏牽涉的金額,令納稅人更生疑惑。
另外,M+在2014年曾以1500萬元公帑買下一個「壽司吧」,成為M+博物館內最大型展品,而這個壽司吧其實就是一家東京壽司店的舊裝修。有藝術家接受《大公報》訪問時直言,不認同這些物品值得用高價去收藏,香港市民未必有興趣欣賞,「香港的公營博物館大量購置國外的所謂藝術品,它們跟香港人有什麼關係?」有藝術界人士質疑當局被人「搵笨」;有民間團體則請願,要求當局交代。
翻查2020年7月的一份立法會文件,根據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規劃,M+將是一所嶄新的視覺文化博物館。而根據民政事務局2008年5月的另一份立法會文件顯示,「視覺文化」的範圍廣泛,有見及此,博物館小組建議初步涵括「活動影像」、「流行文化」、「設計」和「視覺藝術」(包括水墨藝術)四個組別。
本港藏品僅佔兩成
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每個博物館應都有主題,視覺文化涵蓋雖廣,但買下整整一間「清友壽司吧」,名曰「視覺藝術」,他身為藝術家都不能理解,「一堆木頭啫,買本港70年代的大牌檔都好過呢個啦!」
其次,胡恩威亦不理解當局何以要大量購置國外的藝術品到香港M+博物館。「一間香港的公營博物館,去購置外國的藝術品,它們跟香港人有什麼關係?」他說,據2020年6月的立法會文件顯示,截至2019年4月底,M+藏品和M+希克藏品包含約6387件作品,其中來自本港的藏品僅佔兩成。上述2008年5月的一份立法會文件亦講到,博物館小組會根據一些的初步考慮因素,審視和評估收到的主題,當中包括「建議的主題能否反映香港的文化特色」。
另一因素則是「建議的博物館主題是否有助發展西九成為匯聚本地、傳統和國際元素的世界級文化藝術區的目標,以及維持香港作為一個中國特別行政區,將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接軌的文化地位。」對於該因素提及的「世界級文化」,購置韓國不知名的藝術組合「張英海重工業」,就讓不少藝術界同行匪夷所思。
胡恩威坦言,藝術收藏的其中一個標準,是藝術品的社會價值要與經濟價值對等,而一般來說,有知識產權的藝術品,才有經濟價值。
促向公眾交代購藏原因
提到瑞士人希克的收藏品,胡恩威指出,M+官網聲稱希克藏品是已知最全面的中國當代藝術紀錄,但胡認為,若是想呈現中國當代藝術,應該收集全國各地有代表性的物件去展示,「如果只是局限於北京某一區的物件,那就不能被稱為最全面的中國當代藝術紀錄。」
胡恩威坦言,「目前網上報道出來的M+收藏品,我覺得這些物品並不值得用高價去收藏。」
有藝術界人士則質疑西九文化局出價過高,覺得「西九再次被人搵笨」。亦有藝術界人士認為,作為博物館,M+以專業判斷決定購藏之後,亦應該向大眾交代並解釋背後的原因,包括購置時所花費的金額數目。
西九與民眾愈走愈遠……
M+(英文:M Plus)博物館位於九龍西九文化區,樓面總面積達12.5萬平方米,於2015年1月動工,計劃耗資49億港元。該工程一再延誤,預定於2017年完成,但總承建商新昌出現財困退出,預計工程延至2021年年底初步完工,預算未來三年營運赤字達39億,但官方沒有公布最終造價。
自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成立後,多任行政總裁尚未完成任期便紛紛「跳船」。
多任CEO「跳船」
首任謝卓飛上任僅五個月便離任。政府去年11月宣布,委任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借調西九管理局出任CEO,為期六個月。馮程淑儀曾任職多個政府部門,曾與家人捲入「樓換樓」醜聞。
西九管理局體制和管理長期為人詬病,即使其華人高層也抱怨西九與民間的距離愈來愈遠,「近年西九內部對民間聲音存有敵意,不希望民間能介入西九的事務。大眾市民的知情權逐漸縮小。」西九只倚靠外來人,有局中人承認,「西九一直透明度低,因此才會出現以200億蓋停車場此類荒謬事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