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投委會】數碼理財日趨普及 網絡安全至關重要

2021-03-22 04:30:00 投資理財

投委會

金融科技在本港發展迅速,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大幅提升金融機構的營運效率與服務水平。而虛擬銀行、網上投資平台等各種創新的數碼理財服務相繼出爐,更打破時間地域限制,讓市民隨時隨地在彈指間管理個人財務,在疫情期間發揮重要作用。在此趨勢下,究竟港人使用數碼理財服務的情況如何,又有何不足?投委會近期進行的調查有以下觀察。

一,數碼理財服務使用率顯著提高。毫不意外,約一半受訪市民於2020年較前年更常使用數碼理財服務,尤其是網上支付,主要受疫情下的網購潮流推動。至於自去年起陸續開業的虛擬銀行及虛擬保險,雖然處於發展初期,但亦有不少市民表示有興趣使用。許多市民更在農曆新年期間,透過電子利是向親友遙距送上祝福。

二,數碼理財仍有進一步普及的空間。雖然金融科技的應用在疫情期間日漸普遍,但仍有兩成半受訪者於去年不曾使用任何數碼理財服務。市民一般會因為自己不懂得使用這些嶄新服務,或者擔心網絡安全而卻步。金融科技有助促進普及金融,惟相關知識的不足,可能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反映提升市民數碼理財能力的必要。

三,市民的網絡安全意識有待改善。如果說數碼理財是利器,網絡安全便是不可或缺的後盾。市民在享受金融科技便利的同時,更須學會在數碼世界保障個人權益,免受財務損失。近半受訪市民曾遇網上騙案,近一成更因此而蒙受金錢損失,平均達一萬七千港元。他們常遇到的網上騙案包括以偽冒電郵或電話套取銀行戶口資料、網上購物騙案及以偽冒電郵要求轉賬。除了選用保安完善的數碼理財平台,市民亦應自行採取保安措施,抵禦網絡風險,例如為不同賬戶設定獨立密碼、啟用雙重認證、只使用已加密的無線網絡等。市民還需時刻提高警覺,防範愈加常見的網上騙案。

投委會於三月推出的全港性理財教育活動「香港理財月2021」,以「數碼理財全面睇,洞悉危·機最實際」為主題,透過多項免費活動及資源,增強市民的數碼理財能力與網絡安全知識,其中包括多場網上講座,邀請專家探討金融科技新趨勢,並為市民提供實用理財建議。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