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特區政府擬推行電話智能卡(又名電話儲值卡或太空卡)實名登記制,建議個人或公司最多擁有3張電話卡,相關公眾諮詢3月20日屆滿。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昨日透露,會研究放寬以公司名義登記智能卡的上限,容許公司用戶擁有最多數十張電話卡。有資訊科技業界表示歡迎,指不少公司以智能卡操作內部「物聯網」,對智能卡需求龐大,同時希望政府再考慮放寬個人名義登記電話卡的上限,因為很多科研人員沒有成立公司或商業登記,實名制或會扼殺科技研究。

邱騰華透露,會研究放寬以公司名義登記智能卡的上限,容許公司用戶擁有最多數十張電話卡。圖為香港深水鴨寮街一帶售賣預付儲值電話智能卡的攤檔。(資料圖片)

電話卡實名制諮詢期昨日屆滿。政府原建議在實名制下,個人或公司可向每個持牌電訊商登記不多於3張電話儲值卡,按本港有約30多個持牌人計,立法後最多可申請90多張。邱騰華昨日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在收到意見後,正考慮個人及企業的需求可能不同,如當一間公司有很多員工時,以往可向員工發出大量儲值卡,因此正探討是否需要在企業方面的制定較寬鬆,例如電話卡數量的上限放寬至雙位數。

坊間贊成推實名制防罪案

他說,坊間大致贊成有需要推行實名制防止罪案,而當政策正式落實後,會預留時間予通訊商建立登記系統,讓市民既可以到門市登記,亦可以在網上或應用程式登記。

公司物聯網需幾千張智能卡

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理委員會主席龐博文對政府放寬公司登記智能卡上限表示歡迎,指不少公司也設有物聯網,而物聯網的數據傳遞則須使用智能卡。他舉例說,一間物流公司的車隊可達幾百至幾千架車,若以物聯網互通每架車,該公司就需要幾百至幾千張智能卡。

龐博文同時希望政府可以再三考慮,同時放寬個人名義登記電話卡的上限,因為目前有不少科研人員都沒有成立公司或商業登記,實名制或會扼殺他們的研究:「現時社會已經有很大變化,科研不再局限於大公司,有很多個人或小團隊都會做科研。若他們願意接受實名制,為什麼要限制他們擁有多少張智能卡呢?」

政府在1月就智能卡實名登記制展開諮詢,諮詢文件表示市民日後申請使用智能卡時,須提供身份證資料登記,每名用戶最多可登記3張智能卡。政府亦建議,立法容許執法部門向電訊商獲取電話卡登記資料。在一般情況下,執法者須獲法庭手令才可索取資料;惟在「迫切或緊急事件的特殊情況」下,執法部門如能獲取一名不低於警司職級的人員授權,就算沒法庭手令也可要求電訊商提供資料。

諮詢文件解釋,匿名儲值卡經常被用於各式各樣的騙案,包括電話騙案、網上購物騙案、求職騙案、投資騙案等,令受害市民蒙受金錢損失甚至情感傷害。部分罪行如「製造土製炸彈、綁架、販運毒品及走私等」,或需執法部門採取迅速行動,申請手令會造成「不當延誤或使證據遺失或受損」,因而並不可行。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