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報道)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之年。「十四五」規劃草案中,多處提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張學修接受香港文匯網記者訪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應該實現內部資源開放共享,打破行政管理體制,建立一個共同市場。他建議推廣「大灣區」企業的品牌。「在大灣區其中一個城市註冊的企業,都是『大灣區企業』,可享有平等的經營、稅收、土地、人力等方面的發展待遇。」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張學修。(受訪者供圖)

「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需要通過積極推動政策與體制創新來為大灣區的企業發展。」 張學修提出,粵港澳三地政府可共同建立健全大灣區企業互認機制。他希望能夠統一大灣區企業登記條件,包括場地、資金、規模、範圍。

「符合大灣區企業登記條件的企業,允許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從事經營投資、貿易、置業、創業、辦學,不受區域限制,統一財政貨幣政策,統一負面清單,享受市場公平競爭待遇,享受港澳居民國民待遇。」張學修認為,這樣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一體化自由融合,建設一套穩健可靠、智能高效、精準對接的,制度基礎設施,以及法律制度執行機制。

「要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創新系統,離不開人才培養體系和智庫群建設。」張學修表示,需要深化大灣區企業與區域內各類高校、研究機構,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引導金融系統,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強化產、學、研聯動,鼓勵大灣區城市中小學、幼兒園,在香港設分校辦學。「拓展多層次的教育和人才交流計劃,加快建設為政策創新,可以形成提供智力支持的大灣區智庫群。」

責任編輯: 米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