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包括「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全國政協委員張學修認為,「十四五」規劃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重視支持大灣區建設。他建議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建立健全大灣區企業互認機制,加強互聯互通建立一個共同市場,及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創新系統、人才培養體系和智庫群建設。

張學修表示,大灣區內11個城市比較,香港具有很強的金融服務能力,珠三角內地9個城市擁有完備的開放性經濟體系、先進性全球製造工廠、龐大的高技術勞動力,以及周邊省份的廣闊市場。應該說條件非常好,有條件協同發展。

張學修建議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建立健全大灣區企業互認機制。(資料圖片)

張學修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提出三點建議:

1.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應該相互開放,加強互聯互通,實現內部資源開放共享,打破行政管理體制,建立一個共同市場。讓經濟要素在市場內,實現自由高效流動,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在大灣區其中一個城市註冊的企業,都是「大灣區企業」,可享有平等的經營、稅收、土地、人力等方面的發展待遇。推動大灣區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更為合理的產業布局。

2.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建立健全大灣區企業互認機制。統一大灣區企業登記條件,包括場地、資金、規模、範圍。符合大灣區企業登記條件的企業,允許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從事經營投資、貿易、置業、創業、辦學,不受區域限制,統一財政貨幣政策,統一負面清單,享受市場公平競爭待遇,享受港澳居民國民待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一體化自由融合,建設一套穩健可靠、智能高效、精準對接的,制度基礎設施,以及法律制度執行機制。

3.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創新系統、人才培養體系和智庫群建設,深化大灣區企業與區域內各類高校、研究機構,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引導金融系統,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強化產、學、研聯動,鼓勵大灣區城市中小學、幼兒園,在香港設分校辦學;鼓勵港澳研究型高校,在大灣區城市設分校、分院辦學,拓展多層次的教育和人才交流計劃,並加快建設為政策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的大灣區智庫群。

張學修強調,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需要通過積極推動政策與體制創新來為大灣區的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高標準、高效率和一體化的運營環境和完備的系統配套支持。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