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實施兩年,灣區發展已經進入規則銜接階段,特別是去年一系列政策出台,目前已經有32項職業資格(工種)被大灣區內地城市認可。面對如此好的制度紅利,有意到灣區發展的港企港人卻因為疫情封關被困住了北上的步伐。今年兩會期間,多名港區代表和港區委員向大會遞交議案和提案,呼籲有關部門為已經接種疫苗的港人發放「疫苗通關通行證」,開設綠色通道。一方面促進香港更快融入灣區一體化發展進程,一方面也引導更多港人接種疫苗,讓香港遲遲不絕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外界有說香港融入灣區的腳步與廣東其他城市比相對遲滯,其實也不能這麼說。港府其實也在積極作為,前不久還推出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港青北上,當前最關鍵的問題還是疫情不通關。比如說,我想去佛山投資一個項目,不可能在網上看看就定了吧,要想去實地看,那去了就要21天隔離,我想很多人都不可能拿出這個時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

洪為民說,因為疫情封關,不少兩地家庭被迫長期分隔,無法團聚;需要往返內地工作的港人,無法像以往般即日往返;即使港區政協委員去內地處理公務,也無法豁免隔離,大大影響香港與內地的交流,甚至影響到大灣區的一體化發展。

通關便利將體現中央對港支持關顧

為此,洪為民向大會遞交議案,呼籲向已接種疫苗港人發放「疫苗通關通行證」。他建議,中央有關部委支持設立香港與內地認可的「疫苗通關通行證」,給予接種國產疫苗以及國家認可的其他地區生產的疫苗並持有病毒檢測陰性報告的港人,豁免進入內地檢疫隔離的便利。「相信此舉會為港人帶來更多接種疫苗的誘因,為逐步重啟兩地人流通關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不單體現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和關顧,也有助重振經濟、惠及民生,相信更能促進香港融入大灣區一體化。」

設粵港防疫通道 北上港青先試點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也向大會遞交提案,呼籲建立粵港兩地防疫通道,為香港青年北上大灣區創業、就業、實習提供更多便利。他建議,首先以深圳和香港作為試點,把已確認參加大灣區創業、就業的香港青年(含統籌和帶隊的工作人員)作為優先和試點對象,把相關通關措施透過院校和團體向這群青年實施。

「當然,這些青年也要遵守必要的疾控規定和措施。比如組織青年集中由香港到深圳過關和檢疫,安排相關檢疫防疫工作,包括行前核酸檢測,接種疫苗等;抵達港深關口時與海關、出入境和衞生部門對接;過關後安排再次核酸檢測和送往已安排好的統一隔離檢疫地點。需要緊急赴深照顧傷病港青的家屬,也按同樣機制處理。」陳卓禧說。

增接種人數關乎港府管治威信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容永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胡劍江也向大會遞交提案,建議開設「疫苗及檢測跨境通」,容許已接種新冠疫苗的港人,在進入內地時,只要持有接種疫苗證明及進入內地前24小時新冠病毒檢測陰性報告,入境後又在機場或關口接受強制病毒檢測,及接受強制隔離一天等候檢測結果,檢測結果若呈陰性,便可獲發健康碼,自由前往內地各省巿。

洪為民表示,醫學界認為,要在社區達到群體免疫,至少需要有七成或以上市民接種疫苗。然而,根據調查,香港只有不過半數的市民願意接種疫苗,如何爭取七成以上市民接種疫苗,是特區政府面對的巨大挑戰,關乎管治威信。相信在愈來愈多市民接種有效疫苗的情況下,將會有助形成群體免疫,助社會經濟生活重回正軌。如果能夠實施「疫苗通關通行證」,將有助吸引大量市民接種疫苗,為日後通關建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