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5日在北京開幕,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優化區域經濟佈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和國土空間支撐體系。紮實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海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員洪為民提交了「加強跨境金融信息及數字人民幣在大灣區流通建議」。他建議加強跨境金融信息在大灣區流通,並支持深港合作,讓數字人民幣在香港、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實現流通。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建議,讓數字人民幣在大灣區實現流通。(受訪者供圖)

可考慮前海作為跨境金融沙盒特區 進行跨境雙向信息互通

洪為民表示,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發布以來,越來越多的港澳企業和人士進入內地工作,居住和創業。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大灣區網站預期至少有約四萬家港資企業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營運。但是在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這四流裏面,信息和資金流受到的限制最大。其中企業及個人的信貸信息仍然是跨境互通的瓶頸。不少公司業務也因此面對財力不足問題。信息不對稱,不單引致價格無效,也會令大灣區各地的金融機構無法有效定價,同時也造成粵港兩地的金融機構無法更有效的支持企業發展。因此,有需要打破灣區內的金融信息層的屏障。現有的跨境信用服務定位並無法完全有效滿足涉及經濟、金融等方面的跨境聯動需求。在國內市場經濟參與主體向國際邁出探索腳步之時,不但同樣缺乏一個官方信賴的雙向聯繫人,提供直接、可靠的海外徵信服務;更缺乏一個被國家、被特區所信任的「把關人」。

對此,洪為民建議在先試先行的精神下,實驗南北信息及資金流透過銀行把關,考慮金融機構對於企業及個人的身分真實性有顧慮,設立跨境金融沙盒,並允許深港電子身份證進行互認,支持跨境使用, 由於深圳前海具有跨境貸及發債的經驗,可考慮前海作為跨境金融沙盒特區,進行跨境雙向信息互通,實現大灣區的規則銜接及制度創新;在銀行能力基礎上,提供完善的跨境金融服務,允許交叉銷售證券,保險,基金等業務;在深化大灣區金融融合上,建議聚焦信息及數據互通提高大灣區金融服務水準,結合中央銀行電子人民幣,在同一銀行或認可金融機構的香港及前海分行確保的資金及金融信息在閉環運作下,原路往返,並以備案及額度控制方式,以試點形式支持香港財富管理包括保險業,中小企業融資,私募資金等的發展;積極完善信息跨境配套,搭配電子人民幣,自動化外匯額度的管理,目標是做到實時開戶及跨境資金到帳,達至無縫完成交易效果,同時允許事後追蹤,管理風險;研究跨境金融機構下允許對中小企業進行跨境抵押貸款操作,並確保資金原路往返,支持大灣區企業跨境資金及金融信息流動;支持深港合作,成為數字人民幣的服務試點及合作;研究更多方便跨境業務,並以內地港資企業為先行先試的服務試點。

責任編輯: 米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