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記者23日獲悉,為了促進新葯研發、臨床研究和應用,中山一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20多家全省主要三甲醫院,以及百濟神州、阿斯利康、恆瑞、達安基因等20多家中外創新藥名企,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大規模、高規格院企對接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表示,我國新葯研發、報批、臨床到應用的速度在加快,醫院臨床試驗研究的學術和綜合實力也得到較大提升,但仍需要將臨床與新葯研發、生產更好地結合起來,形成全鏈條。

創新葯研發需對接醫院海量數據

百濟神州是國際創新生物製藥行業領軍企業,已在廣州黃埔投資建設生物葯生產基地等多個項目。2020年,百濟神州自主開發的新型抗腫瘤單克隆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等三種創新葯均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獲批上市。目前,公司正在打造中國乃至亞洲產能最大的本土創新葯企自有生物葯生產基地之一。公司負責人表示,期待與醫療機構合作,讓更多患者用上創新葯。

百奧泰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總經理李勝峰表示,希望通過醫院的海量醫療數據,了解疾病流行趨勢,挖掘臨床潛在需求,評估藥品在真實世界使用效果,並希望藉助醫院的臨床資源,與醫院建立臨床醫學中心或者研發項目,加速創新葯的臨床研究。

創新葯研用,需要產研用等全鏈條協同。圖為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科研人員。受訪者供圖

醫院盼參與藥品聯合創新

醫院同樣期待與創新葯企的合作。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院院長、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肖海鵬表示,廣州有豐富的醫療專家的資源,如果他們在生物醫藥產業的研發的階段提前介入,深度參與,聯合創新,真正解決目前臨床的重大問題,定能助力生物製藥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建議,可以建立一個讓醫院院長、研究所所長、藥廠廠長一起在一個單元里工作的聯盟。這個聯盟將醫院臨床研究發現的問題,由研究所作研究,研究所研發的新葯由企業去生產,藥物生產後又回到臨床證實藥品的效果。

「讓『三長』聯手,形成藥物研發、生產、應用全新的模式,中國的生物醫藥定能做大做強。」宋爾衛說。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