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周亞明 貴陽報道) 據新華社報道,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近日發表研究成果表明,貴州發現了6.3億年前的真菌類生物化石。報道稱新發現的化石將陸生真菌的化石記錄前推了2億多年。而此前,最早的陸生真菌的化石發現於蘇格蘭,距今約4.1億年歷史。

報道說,研究團隊新發現的真菌類化石位於貴州省甕安縣兩處白雲岩喀斯特洞穴中。研究者共採集20塊岩石樣品,得到上千枚不足頭髮絲粗細的微小真菌化石絲體。

化石顯微圖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研究團隊發現,6.3億年前的這種遠古真菌類化石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長度數百微米的空心細絲,另一部分是連接在細絲之間、直徑10微米至26微米的空心小球。科研人員通過與現代類似真菌的比對推測,細絲可能是真菌類生物的菌絲,而空心小球可能是用於繁殖的無性孢子。

報道說,這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陸生真菌類化石,說明在6億多年前,蘑菇、酵母、青黴等真菌類生物的祖先已經從海洋「爬」上了陸地。

報道援引參與此次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龐科的話,「生物從海洋登上陸地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轉折。而真菌被稱為『拓荒先鋒』,在陸地從一片荒蕪到生機勃勃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次發現的6.3億年前陸生真菌化石,比最早的陸生高等植物化石還早1億多年。這對我們研究陸地早期環境和生命演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報道說,此次研究由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等中外科研機構合作完成。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