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綜合日媒報道,日本製藥企業小林化工公司因為生產的一款口服藥混入過量催眠成分導致多人健康受損,9日被其所在地福井縣政府勒令停業整頓。當地媒體說,這一事件還牽扯出該公司長期造假、其高管人員默許違規等「8大過錯」,部分造假行為甚至長達40年。

日本製藥企業小林化工公司因為生產的一款口服藥混入過量催眠成分導致多人健康受損,被其所在地福井縣政府勒令停業整頓。台灣「中央社」

據《朝日新聞》等媒體10日報道,由於一系列違規操作,小林化工公司製造的治療腳癬等病的口服抗真菌葯伊曲康唑片中,混入了達日本相關規定最高限量2.5倍的催眠成分,導致服用這一處方葯的239名患者健康受損。部分患者服用該葯後失去意識,造成22起交通事故。另有2人服下這種葯後死亡,但目前不清楚這兩起死亡事件與服用該葯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上述違規操作的後果於2020年12月曝光。福井縣政府9日勒令該公司停業整頓116天,這是迄今日本葯企因違反本國《藥品與醫療器械法》受到的停業時間最長的處分。

日本廣播協會電視台9日報道說,小林化工公司還存在製藥原料使用不當,製藥過程違規,用陰陽賬簿應付檢查,捏造部分質量檢驗結果,發現異常後依然發貨等「8大過錯」。

據共同社9日報道,福井縣和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發現小林化工公司從約40年前開始就存在捏造部分質量檢驗結果等問題。例如在該公司生產的約500種藥品中,約80%的藥品有虛假的製造記錄,公司現任社長小林廣幸等高管人員長期默許違規行為。目前這家公司已主動召回了41種藥品。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