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顧媚、郭恩卓、湯嘉平)疫情下,有人說去年DSE考生最可憐;言猶在耳,今年DSE考生幾乎全年要上網課,似乎更可憐!究竟疫下公開試考生過了怎樣的學習年?網上學習,又會否拉闊高分和低分學生的成績距離?有專家指出,成敗關鍵在於學生的自律性和學習目標。

圖:對於不少學生而言,學習的氛圍和寧靜的環境,只能在學校找得到。

去屆考生:居家上課 沒有氛圍

上屆DSE考生劉同學自言成績一般,習慣倚賴老師的教導和同儕學習的氛圍,才有溫書的動力;但在疫情下無法回校上課,亦不能和同學一起溫書,使她成為公開試的「輸家」,她直呼:「十分不公平!」

2020年經歷疫魔影響下的公開文憑試,劉同學的大學夢碎,退而求其次攻讀副學士,努力再考大學。她說:「我對學校十分有歸屬感,老師同學也經常鼓勵我,和同學一起學習,更有共同努力進步的心態,疫情下無法回校,自然少了這種鼓勵。」

「寧靜只能在學校找到」

「學校的意義是讓一群有共同目標的人聚在一起,並得到老師的指導。上ZOOM完全失去了這意義。」對於劉同學而言,學習的氛圍和寧靜的環境也只有學校才能找到,「居家學習」或上網課對她的「DSE備戰」沒有起到幫助,更甚的是有部分支援輔導計劃因疫情取消了。

劉同學是新移民,英文底子較差。往年學校會為學生提供額外的輔導及幫助,但去年疫情影響下,不少支援服務被迫取消,劉同學也因英文成績未達標而喪失入大學的機會。劉同學坦言,如果沒有疫情,自己有很大機會入到心儀大學。

「三無生」影響最大

在她眼中,在學校的學習效率遠比「居家學習」來得好,沒有了老師針對性的教學及提點,自己難以找到學習方針。劉同學指在正常備考期間,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找老師進行即時教學,但疫情下只能透過電郵找老師,效率較低,嚴重影響學習。學校是基層學生的「避風港」。她坦言,自己在備考期間情緒低落,經常因焦慮而落淚。

此外,家中學習環境欠佳,也成為劉同學學習路上的「絆腳石」。劉同學認為,疫情對「無定力、無恆心、無學習環境」的學生來說十分不公平。「圖書館、自修室都因疫情而關閉,對於不豐裕、有噪音的家庭而言,學習一定有影響。」劉同學表示自己在備考時候,完全不能溫書,又因家居淺窄,「日日望住四道牆」、「意志力下降到不想溫書」。

Queena表示,對於要在家上網課,她反而感到慶幸。而停課給予她安靜的平台進行自主學習。

應屆考生:自主學習 效率更高

就讀於九龍區一所英文中學的應屆文憑試考生Queena,對於要在家上網課,她反而感到慶幸。「老師有老師上堂教書,我有我自己溫書。」Queena指出,停課給予她安靜的平台進行自主學習。

疫情期間,中六的Queena和其他中學生一樣要用Zoom上堂,由學習到操練歷屆試題都是自己在家中進行。對於這種如同「study leave」的日子,她受到的影響和背負的壓力沒有想像中大。

Queena解釋,學校本來就是希望學生自主學習,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她對於自主學習已有一定經驗,當停止面授課時,仍不至於無從適應。現時,考試課程內容已經教完,她認為面授課對備考DSE的意義不大。「努力還是要靠自己,老師只不過是輔助性質,他也不可能代替你去考試。」

「你努力了就能成功」

Queena指出,由於疫情關係,不少文憑試內容被刪減或取消,學生們的努力更能直接反映在最後的成績表上,「競爭的是誰比較努力,你努力了,你就能成功!」教育局因疫情不讓學生回校上課,就是擔心學生的安全,但教育局早前卻宣布讓全校六分一學生可返校上課,而學校最緊張中六生成績,當然會安排中六生優先回校上課。Queena笑言「可能中六有抗體」,指學校鄰近醫院,每當有同學發燒請假,全體師生緊張不已。

Queena表示,如以安全性為首要考慮的話,學校應該讓中六生在家自主學習,「學校希望我們可以回校進行面授課程,但我更希望有時間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她坦言,只有自己清楚自己的弱點和需要反覆練習的試題,學校的「大班教學」不如自主學習的效率高。

考生表現兩極化 長遠削弱競爭力

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指出,疫下學習拉闊了成績好和成績差同學的距離,因為成績好、自律的同學多數有學習目標,主動發問和溫書,就算疫情在家上網課也不會偷懶,所以疫下學習對他們影響比較小;相反一直倚賴老師、自學能力較低的同學,在疫下沒有上課時間表的規範,他們受到的影響會很大,而且兩者的差距同時反映在公開試的成績上。

「以地理科為例,去年DSE整體拿5星的同學比往年少,反映整體同學成績退步。」吳寶城強調,疫下學習成與敗,主要看學生有沒有學習目標和自律性。

吳寶城認為,今年的中六生最受疫情影響。他解釋,去年初突然停課,學校在無預備下,教學配套難免不足,加上網課時數短,學生紀律、心態或會放鬆,但DSE課程是累積的,學生一旦跟不上進度,之後就比較難追回課程。

吳寶城強調,疫下學習拉闊了學生成績的差距,長遠來說更會使香港學生的競爭力下降。他表示,學習過程除了知識外,還有與人溝通的技巧、領導才能的發展、克服困難的經驗等,但如果長時間沒法上學,累積的經驗缺欠,之後又沒時間補救,必然會影響學生的發展。

「例如學生會是讓學生加強領導、統籌和解難能力,但現在學生都無法擔任這些崗位,日後上到大學,就明顯見到學生缺乏一些經驗。」這些影響可能過幾年才會浮現,影響香港學生整體競爭力。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