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日氣溫驟降,將軍澳景林邨的黃伯卻感受到了來自街坊的暖暖人情。去年初,黃伯回內地祭拜父母後,因疫情滯留內地,上個月返港後驚見原本居住的公屋單位已因欠租被房屋署收回,被迫在家門外露宿十天後,天寒地凍之中無奈破門返回原居單位「寄居」。事件經傳媒連日報道引起極大迴響,多個政府部門跟進解決,今日(9日)終於有了好消息,黃伯在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已獲得房屋署及社會福利署幫助申請恩恤安置,批核後將獲安置在原本居住的公屋單位。

「現在政府說要把這個屋子還給我,我很感激。」黃伯說,他在這個地方住了二十七年,早已熟悉這裏的一切。據一直幫助黃伯的民建聯景林邨社區幹事溫啟明介紹,患有眼疾的黃伯,雙眼視力非常差,在景林邨生活近三十年,對熟悉的街坊鄰居可以「聽聲應人」。黃伯去年12月與房屋署交涉時,房屋署提出只能安排中轉房屋,排隊重新申請公屋。若接受,不知到什麼時候才能獲批新公屋,同時也不知道會被安置到什麼地方。因此,黃伯提出希望房屋署酌情處理,讓他補齊所欠租金及涉及利息,住回原單位。「好彩這次獲得多個政府部門幫助,得以恩恤處理。」

溫啟明說,今日上午與房屋署、社會福利署一起上門,幫助伯伯簽署了恩恤安置文件,「希望幫伯伯申請在同一間房安置。」相關事項將獲房屋署優先處理,約一周至10個工作日後可獲覆批核結果,「若文件齊備,順利的話黃伯就能繼續住下去。」同時,之前被房屋署收走寄存的黃伯私人物品,也將陸續獲退還。今日已將熱水爐、觀音像等物品歸還,待下周一維修安裝熱水爐後,因天寒地凍流離失所,已經一個多月未沖涼的黃伯,終於能好好洗個熱水澡。

黃伯表示,自己不是存心欠租,去年因疫情無法回港,曾嘗試去信房屋署解釋無法交租,申請延期,但房屋署稱未收到信件,因此在相關單位發生欠租後收回。這次獲得房屋署等政府部門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得以原屋安置,非常感激,將會按要求補交之前拖欠的幾個月租金。

「特別感謝所有幫助我的人,我從內地回來的時候只有張身份證和100元,什麼都沒有了,是街坊鄰里送東西給我,幫我捱過了這個月。現在我有瓦遮頭,我想把街坊送我的東西轉送其他更需要的人。」黃伯提起對伸出援手的人的感謝,幾度哽咽,「香港是福地,因為有這些善心人,香港才會好。」黃伯說,希望香港不要再亂,疫情儘快過去,港人能平平安安,過個安樂年。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