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 馮錫雄)疫情下,重金聘請外傭來港打工隨時換來一肚氣、一場空!僱主Zoe不幸接連遇到兩名「博炒」外傭,入屋不足一個月,分別嫌屋細、要早起而辭職,結果損失中介費、保險費等合共3.4萬元。另一位女僱主石小姐斥資逾兩萬元支付中介費、檢測費,連同酒店隔離和食宿費,等足半年,最後外傭入屋短短兩個月便辭工。有業界人士透露,市場存在無良中介,教唆新外傭跳槽。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要求政府加強規管,保障僱主權益。
外傭嫌屋細嫌早起辭職
Zoe與丈夫都要外出工作,原本聘用的外傭於去年約滿,她需另聘外傭照顧八歲兒子,經中介聘請一名本地完約印傭,但入屋後三星期,該印傭以單位太細為由辭職,「我家600多平方呎,(外傭)姐姐有自己獨立房,不明白為什麼嫌細?」
她再經中介改聘另一名斷約菲傭,但對方態度懶散,經常玩手機,又諸多不滿,嫌要早起床,短短一個月又辭職,Zoe非常無奈:「一個嫌間屋細,一個唔滿意早起身帶小朋友返學,兩個都做唔夠一個月就辭職,我直情有請工人恐懼症!」她後來索性轉做半職,直至最近重新聯絡九年前聘用的第一位印傭,對方願意再來港,Zoe才放下心頭大石。
石小姐也是透過中介聘請外傭幫忙照顧家中的長者和小朋友,但受疫情影響,拖足半年,又要支付14日隔離費,但外傭忽然辭職,已花費的逾兩萬元全部付諸流水,「等了半年,到香港隔離完,入屋不夠兩個月就話辭職唔做!」她說現時「唔知點搞」。
中介恐嚇僱主簽承諾書
外傭僱主余先生早前支付一筆1.4萬元的中介費,但僱傭公司一直以疫情影響為由拖足大半年;早前,僱傭公司表示,僱主先要簽署一份承諾書,包括72小時檢測和14日隔離食宿,涉款逾1.1萬元,而且不保證外傭來港後不跳槽,「如果我簽了,付出的幾萬元,隨時得個桔?中介就恐嚇我,搞咗一半先話唔要,入境處隨時列你入黑名單!」
有業界人士透露,市場存在無良中介,教唆新外傭跳槽,從中多嫌取佣金。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容馬珊兒表示,疫情下聘請外傭成本大、風險高,但政府規管不嚴,中途毀約外傭人數不斷增加,僱主欠缺保障。
議員促訂立外傭黑名單
印尼勞工部在新一年實施名為「零成本就業」(Zero Placement Fee)政策,要求外傭僱主支付800至1000元的額外費用,容馬珊兒形容僱主恍如肉隨砧板上,任人宰割。
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表示,接獲不少外傭僱主訴苦,面對貨不對辦、外傭跳槽問題,但投訴無門,她要求政府訂立機制,懲處無良中介,將連續跳槽的外傭列入黑名單。
就印尼政府巧立名目徵費,葛珮帆認為,特區政府可考慮尋求外交部協助,代表香港出面跟印尼政府爭取權益。長遠而言,政府必須擴闊海外傭工市場,引入其他國家的傭工,解決供不應求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