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賦在河北趙縣台興莊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示範方查看小麥長勢,並與小麥專家郭進考進行交流。(北京傳真)

(香港文匯網記者 凱雷、羅洪嘯 北京報道)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宣布人事變動,韓長賦不再擔任農業農村部部長,由唐仁建接任。非常巧合的是,2009年12月26日,韓長賦上任農業部部長,那天他賦七言詩一首:「九州拓荒贊炎黃,千年耕織盼小康。而今我為百戶長,從此為民奔錢糧。」韓長賦任農業部(農業農村部)部長的11年,農民收入實現十年翻番的目標,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從2015年起糧食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14億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裡。解決了「錢糧」問題的「百戶長」韓長賦卸任部長,但他永遠為鄉親們小康奔走在路上。

負責大國農業11載,韓長賦有三個夢想:讓十幾億中國人吃飽吃好、吃得安全;讓億萬農民同步進入小康、過上富裕體面有尊嚴的生活;把農村建設成為廣大農民的幸福美好家園。糧食的連年豐收讓韓長賦的第一個夢想已經實現,可是在一系列數字背後,卻藏着不為之知的艱辛,面對耕地面積逐步減少,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也要減少的情況下,糧食產量每增長一千億斤都非常不易,常年保持糧食豐收更是極具挑戰。14億人要吃飯,這是中國國情,韓長賦任內,中國的飯碗端的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沒有出現糧食短缺,農業的穩定發展,成為了經濟生活壓艙石。

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十年磨一劍,韓長賦盼望的老鄉增收目標,終在其任內的2019年實現,這一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萬元,增速連續10年高於城鎮居民。

對於第三個夢想的實現,韓長賦首推「廁所革命」。他開會時說過:「我閨女去農村最多待兩個小時,她一定要回縣裡上廁所。要讓城裡人認可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廁所是非常明確的指標。」廁所革命事關農民生活,韓長賦一直在思考,錢從哪裡來?哪種方式會讓農民接受?為此,農業農村部與相關部委一起在田間地頭實地研究機制,前陣子韓長賦說,「現在,60%的鄉村廁所問題解決了,但還是有一億多戶沒解決啊。」

從19歲當村支書開始,韓長賦便與農業結下了不解情緣,2800多個縣市區旗走過一大半,230多個市地盟走過百分之九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韓長賦最為自豪的經歷。他定義的「走過」不是單純的「路過」,而是在一個地方有吃飯睡覺的經歷。他在任內力推機關官員下基層,機關幹部駐點新疆一個村親眼見農民排隊一連幾天賣番茄,筐裡西紅柿壓破流汁,「那是農民的血汗」。韓長賦認為,不下基層同吃同住同勞動,就不會有這樣的感受,悶在辦公室裡不帶感情與責任的決策絕不是好決策!

農村農業部辦公室與北京地標三里屯只有千米之遠,有次韓長賦女兒約他去三里屯吃飯,韓長賦以前卻沒去過。來到三里屯後他感言:「我走過很多屯,沒想到有個這麼繁華的屯!希望不久的將來,農村人也能過上城裡人的日子。」韓長賦認為,中國現代化的關鍵在於農村現代化,而農村現代化必須讓農村人現代化,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業。曾經有人在韓長賦任部長不久時問他:部長是個什麼官職?韓長賦說:「很多人把這個崗位看成是個官職,或者是個差事,我是很喜歡這個領域的工作,感覺我能發揮作用,我也要努力去勝任。」這個崗位十一年,韓長賦的「答卷」確實做到了十一年前明志詩中所言,成績鼓舞人心。

責任編輯: 潘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