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與交流公益專項基金」在珠海橫琴揭牌設立。記者方俊明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近年增多,涵蓋粵港澳青少年粵劇藝術交流夏令營、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粵港澳青少年廣府市集等活動,增進了三地青少年的友誼和情感融合。記者17日從中國紫檀博物舘橫琴分館獲悉,設立澳門青少年公益專項基金,專門用於澳門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與交流,將通過珠海橫琴與澳門多樣化的教育與交流活動,增進澳門青少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

粵港澳三地同屬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嶺南文化。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三地在傳統文化交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方面的融通合作不斷加速。近期來自珠海的眾多「非遺」項目便首次集中亮相澳門,裝泥魚、編花袖、鳳雞舞、粵曲、鹹水歌等地方習俗、傳統文化品類展現在澳門居民眼前,讓澳門居民尤其是澳門青少年親近感受「非遺」,增強對國家發展和傳統文化的融入感,推動粵澳文化交流。

為進一步增進澳門青少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交流,「澳門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與交流公益專項基金」日前在中國紫檀博物舘橫琴分館設立,紫檀文化基金會將投入100萬元人民幣,專門用於澳門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與交流。通過發揮中國紫檀博物舘橫琴分館的資源優勢及地域優勢,以豐富多樣的教育形式及交流活動,增進澳門青少年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基金專用於澳門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與交流

「設立澳門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與交流公益專項基金意義重大。」紫檀文化基金會發起人及終身名譽理事長、中國紫檀博物舘館長陳麗華表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每一位中國人的根與魂。「我們要將文化的經典、民族的精神、家國的情懷播種到澳門青少年心中,樹立他們的文化自信,勇於擔負文化使命,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粵港澳通過舉辦多樣化的文化交流活動,加強三地青少年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認知。粵港澳三地同根同源,通過嶺南傳統文化增進三地青少年情感的認同;通過日積月累的優秀傳統文化熏陶,文化的基因融進血液裏,充分展示出文化自信。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