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 記者俞晝 紹興報道)12月14日,2020中德高端製造峰會在浙江紹興舉行。在特殊時期,中德雙方以「高端製造智聯德國」為主題隔空對話,思考後疫情時代製造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中德兩國在製造業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探索中德兩國在商業領域和企業層面創新合作有效模式。

「德國目前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中國是德國工作的一個重點。」德國駐上海總領事歐珍博士在峰會上表示,為了讓商務交流更興旺,需要保證技術員、工程師、經理、服務商等人員能夠自由流動。「目前的入境限制是德國企業家群體最關切的問題之一,建議中國在選擇隔離酒店或批准居家隔離時進一步考慮入境人員的需求。」
「浙江省和德國有商務、科技和文化領域多層面的往來。600多家德國企業在浙江省落戶,證明浙江省和德國的夥伴關係越來越密切。我本人經常來浙江省訪問,也親身見證了浙江省和紹興市進一步加強與歐洲往來的努力。」歐珍博士說,「因此我堅信我們將在互相開放的基礎上深化合作。」

近年來,伴隨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世界各國逐步揭開製造業合作、發展新篇章。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對外貿易情況顯示,中國是德國最大的商品供應商和貿易夥伴國,2018年中國已連續第三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而「中歐班列」至今共開行1.5萬多列,其中近四成往來於中德之間。
自2018年起,中德高端製造峰會——這場關於中國與德國高端製造業發展的戰略對話和深層次研討已連續召開兩屆,架設了中德合作交流之橋。浙江中德創新科技產業園區(籌)揭牌成立,中德企業對接洽談專場交流會舉行,德國隱形冠軍和浙江中小企業開展深入對話,紹興市越城區與12個德方項目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兩屆峰會為中德兩國間合作雙贏探索更多落腳點。
八家德企意向落地紹興 建立中德商貿合作專家智庫
峰會現場,越城區人民政府、濱海新區管委會與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共建浙江國際創新設計與智造研究院意向簽約儀式舉行。浙江國際創新設計與智造研究院將探索中德兩國在商業領域和企業層面創新合作的有效模式,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探尋新突破。雙方還將建立中德商貿合作專家智庫,探索產業整合提升、轉型升級新方向。
德國石荷州經濟技術促進中心亦在現場進行戰略合作簽約。德國石荷州經濟技術促進中心受州政府委託具體執行無需返還的補貼政策,幫助德國企業連接中國企業及市場,推進中國合作方與德國企業和項目實現交流合作。此次簽約將全面推進紹興越城區、濱海新區和德國石荷州經濟技術促進中心的合作。
此外,中德高端製造峰會還搭建中德合作交流平台,暢通德國企業落地紹興路徑。會上,八家意向落地紹興的德國企業在線上和紹興越城區、濱海新區簽署意向協議書,涉及電動車配套服務、生物醫學圖像數據處理和分析、激光增材製造技術支持和設備保障、智能農業機械人等。
據介紹,此次峰會舉辦地——紹興是浙江乃至中國的製造業大市。面對創新能力弱、轉型升級難等難題,紹興近年來選擇在「突圍」路上加快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如在高端裝備方面,紹興以應用機械人、智能紡織、環保、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等為重點,鞏固和擴大優勢,提升整體水準,致力於打造世界級傳統製造業集群和國內重要的先進智造基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