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負責人紛紛表示,中國的雙循環戰略是外資企業的重大機會。(敖敏輝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黃寶儀 廣州報道)中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跨國公司的解讀和真金白銀的投資,被認為是重要風向標。21日,在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上,多家跨國公司負責人一致表示,中國國內大循環不僅有助於保護中國經濟不受外部市場波動影響,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相關舉措,亦有助於推動未來經濟以更可持續發展,這讓他們對中國經濟強勁復甦和未來增長潛力深信不疑。包括太古股份、羅氏製藥等跨國公司巨頭,宣布了一攬子在華投資計劃。

增在華投資組合 新興領域大熱

太古在華已布局航空、飛機工程、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飲料和食品等行業,包括香港、內地在內,總投資已超過4500億元人民幣。

「今年早些時候生效的《外商投資法》,加大了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確保太古等外資企業擁有更公平競爭舞台和更優質營商環境;外資負面清單也在不斷縮短,允許外資進入更廣泛的行業。另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級區域一體化戰略,也將培育極具活力的商業環境和投資機會。」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施銘倫說。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施銘倫連線發表演講。(敖敏輝攝)

他介紹,太古正醞釀多項計劃,擴大在中國的投資組合。傳統領域,位於上海浦東的新低層零售地產項目「前灘太古里」,明年即可開業,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西區擴建項目也正順利推進,在廈門新修建的大嶝島新機場,太古已承諾投資興建新的飛機工程設施。在鄭州,太古計劃投資6億元人民幣,新建一家產能更高、技術更先進更環保的可口可樂瓶裝廠。

「粵港澳大灣區對外國投資者獨具吸引力,我們核心業務總部在香港,大灣區必然成為我們投資戰略的特別重點,我們正在着手尋找新的機會,擴大投資。」

太古也在尋找傳統業務以外新的機會。「我們最近入股了一家總部設在上海的醫療保健企業,雖然處於學習階段,但這與我們在中國的長期投資策略具有協同效應。」施銘倫說,2019年太古在香港投資了當地首家食品級塑料回收企業。接下來,太古有意將這項業務引入包括大灣區在內的內地市場,為中國打造食品包裝這一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總部位於瑞士的羅氏製藥,紮根中國26年。「我們在華業務伴隨着中國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可以說羅氏是讀懂了中國改革者的初心,抓住了對外開放的機遇。如今中國推進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再次讓我們充滿信心,對中國市場堅定不移。」羅氏製藥中國區總裁周虹說。

責任編輯: 許宣白